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弑母杀父的逆伦悲剧 少年,你为什么焦虑? 组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时间:2011-08-26 08:50:25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新生、香港著名科幻作家李伟才的19岁女儿放弃大好前程跳楼自杀;台湾一名中学生精心策划并上演了弑母杀父的逆伦悲剧。两则新闻前后爆出,引起舆论哗然——

  图为台湾某福利儿童所收养被抛弃或遭受家庭暴力的小朋友,童年的阴影让他们的成长之路并不顺利。本报记者 徐 蕾摄

  “杀,生活好过;不杀不好过”

  8月19日,台湾高雄市惊传张姓高二学生弑母杀父的逆伦悲剧。警方在张姓学生卧室里找到“最后计划——杀人资料”,事先收集岛内社会重大案件的剪报,列出4种杀人方法,并在犯案手法上划重点,有如一本“完全杀人手册”,看得出用心收集、计划多时。

  “他确实有做功课。”警方表示,该少年策划弑母杀父如此用心,让人心凉。

  据悉,张姓少年在网上搜集到的重大刑案资料,包括残杀女保险员并分尸的陈金火等,他划重点做笔记,包括作案后要弃尸在200米外的饭店地下室、如何逃亡及藏匿地点、如何不被别人发现等,满满写了20多页。张姓少年认真观察父母的生活起居,列出弑杀父母最佳下手时机、买哪些凶器、事后如何毁尸、弃尸,连弃尸地点都写得一清二楚。资料本上赫然写着“杀——生活好过,不杀——生活不好过”。

  据台湾警方调查,张父是水泥公司干部,张母是家庭主妇,家庭状况不错。张初中时功课很好,都是班上前3名,但是有老师说,张在初中时就怪怪的,偶尔会喃喃自语。

  事发后,受伤的张父告诉警方,夫妻俩对儿女教育非常重视,儿子上高中后成绩不是很好,他曾因此责骂他,也打过他手心。“此次看到儿子写的杀人计划,知道儿子精神一定出状况,一定带他去看医生。”

  “对不起,我要走了,再见”

  步入名牌大学的殿堂,人生正翻开新的一页,她却选择了轻生。

  香港中文大学19岁新生李天蔚刚参加完大学迎新营活动,就留遗书和亲人道别,在家中跳下18楼身亡。警员调查后检获一封遗书,内容大意是与家人道别,并表示“对不起,我要走了,再见”。

  李天蔚开了多个网志,记下生活点滴,其中在一篇《天之小句》提及“不安慰是最好的安慰,人生真是很险恶!”而在《发泄——原来这个是我》文中“我昨晚到现在心情超差,我极需一个地方让我发泄啊……是我不能专心,我承认,所以我真的很讨厌自己啊”。李天蔚的好友亦称,近日曾听到她诉苦,表示在迎新营时感到“好辛苦”及“很不开心”。

  事发后,香港中大校长沈祖尧发出了一封公开信,表示“震惊和难过”,并对其余学生发声:“别忘记学校、身旁的师长和朋友,都随时愿意与你们分忧共戚,协助你们解决问题。”

  据悉,香港中文大学已主动联络受影响的同学和学生组织,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支持与心理辅导。

  香港心理卫生会执行委员黎守信医生表示,如发现子女较以往沉默、平时的习惯突然停止或改变,便要多留意,虽然不一定是自杀先兆,但已经是一个警号。

  此前,香港一名富家女从十几岁开始疯狂储存奢侈品牌LV产品,家中囤积超过1000个手袋、银包及卡片套等。母亲替她收拾物品,她即大发雷霆,甚至出手殴打母亲。家人意识其情况严重,带女儿求医,经精神科医生评估后,证实她患上自闭症。由于医治还算及时,让该女生重整生活习惯,还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圈。

  收埋压力,引发心理疾病

  文中弑杀父母的台湾少年和选择自杀的香港中文大学女学生都患有精神病:前者情绪失控,患有“心理障碍”症;后者自闭,患有“成长障碍”症。心理疾病的折磨让他们深深地伤害了自己,也留给家人无尽的伤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期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近20%的青少年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疾病,焦虑症、神经性抑郁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歇斯底里、神经衰弱、失眠等,自卑、逆反、悲哀、不快乐……

  十几年来,大陆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对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约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在大陆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3000万。”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邓静红日前表示。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精神学系临床助理教授林美玲表示:“青少年开始要离开家人投入社会,到外结识朋友,生活上遇到挫折,如失恋、有压力时又不懂如何处理,宁愿把压力收埋,久而久之很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其实,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青年时代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呵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和家长一起爱护、引导青少年。

  当代青少年心理特点的两重性

  政治上具有探求性,观点上则偏激性

  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则片面性

  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则享乐性

  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则逆反性

  认识上具有自主性,处事上则自私性

  行为上具有独立性,生活上则依赖性

  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则脆弱性

  交往上具有广泛性,感情上则冲动性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