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贵州山村孩子吃上爱心午餐 最后一粒饭也扒进嘴
来源:金黔在线  作者:  时间:2011-09-06 16:34:05

  陪餐的老师介绍说,她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庭很困难,她是老三,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哥哥脑子不好使,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大姐早早地出嫁了。

  老师守在张飞燕旁边,让她休息一会儿,鼓励她一定要吃点东西,因为下午放学回家还要走两小时山路呢。

  在走廊上,记者碰到一个包着白色苗帕的老奶奶,正抱着小孙子站在一年级教室的窗外往里望。老奶奶名叫席定芬(音),听说丫口小学有不花钱的午饭,便赶来看热闹。孙子今年5岁,叫王志远,在丫口小学的学前班读书,看见奶奶就撒娇地要奶奶抱。他的两个姐姐也在这个学校,一个读一年级,一个读三年级。

  学前班的孩子们要等到六年级的学生帮他们打饭端上来,小志远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吃得那么香,口水已经流到嘴边了。

  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姚远端着饭碗来到五年级的教室,和同学们一块坐在教室里吃爱心午餐,他一边吃饭,一边和学生拉着家常:“你住在哪里?每天上学要走多久?经常吃鸡蛋吗?今天的菜好不好吃啊?”

  丫口小学在操场一侧放了一个蓝色的大塑料桶,给孩子们倒剩饭菜,记者留心看了一下,午餐结束,塑料桶里只铺了薄薄的一层。起初,工作人员还在担心给一年级的小朋友饭打多了。记者统计了一下,一年级只有3个小朋友剩了一点点饭。绝大多数小朋友都把碗里的最后一粒米饭扒进嘴里,才满足地用袖口擦一擦嘴。

  同学们吃了饭,很自觉地来到操场边,打开水龙头简单冲洗一下碗和勺子,然后整整齐齐地放在用于搜集餐具的大盆子里面。这些餐具经过食堂工作人员清洗以后,将放进消毒柜里。

  饱餐一顿之后的时光是惬意的,等着上课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流清口水了,再也不用啃冷土豆喝自来水,也不用花5毛钱买没有产地的薯片、水果糖充饥了,他们有的跳橡皮筋,有的在操场上追逐玩耍,脸上无一例外,都挂满了笑容。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