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轩/摄
他们是一群80后的年轻老师,他们的学生正处于最不好带的时期——青春叛逆期。
他们和学生打成一片,很多学生和父母的沟通少之又少,却喜欢和他们聊天。
他们偶尔也会苦恼:是不是和学生走太近,少了一份老师的威严?
他们的很多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为了生活奔忙无暇顾及孩子,这些老师,要付出双倍甚至几倍的精力。
他们忙着备课、上课,但在这些背后,他们付出的更多。
10月中旬开始,记者在位于九堡的东城中学,跟着几位80后老师上课、开班会、批作业,并跟他们一起家访频繁出入黑网吧的“问题学生”,感受城乡接合部中学老师的酸甜苦辣。
数学课发现“问题学生”
10月中旬,我跟着东城中学的吕蓉蓉老师,体验了一天的班主任生活。
吕老师今年23岁,扎一条马尾,走路带风,说话利落,很爱笑。她去年刚毕业,今年第一次当班主任,并兼另外一班的数学任课老师。她说,当班主任三年是个大工程,但绝对能学到不少东西。
批改作业、备课、上课、去别的班听课学习、为班会课写方案、参加心理协会的活动、组织班会课、给学生讲解题目、解决同学矛盾……从早上7点一直忙碌到下午近6点,事儿一件连一件,我已经有点招架不住。吕老师嘿嘿一笑:“我现在锻炼出来啦,刚开学那一个月我很焦虑,饭啊吃不下,觉啊睡不好,现在已经适应了。”
一节数学课,上课后,吕老师用几道题的回顾活跃课堂气氛。我注意到教室最后排有一个男生,懒洋洋地趴在课桌上,他在睡觉。
在同学们做课堂作业的间隙,吕老师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他的肩膀。他抬起头来看了会黑板,撑了半分钟都不到,又趴下了。
看得出来,男生挺想听课,但对抗不了瞌睡。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