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逃课的现象普遍存在。但记者发现,有部分学生不去上自己的课,却喜欢去蹭别人的课。
湖北大学文学院大一新生小王坦陈“自己逃过一些选修课”,因为“有的课很无聊,没有必要花时间去听,自己看看,应付考试足矣”。
“逃掉一些没意思的课程,去蹭世界史、外国文学欣赏、经济学概论等感兴趣的科目。”小王说,“我的蹭课与逃课其实是并存的。”他认为,对逃课现象应区别对待,“要真的是无聊没用的课,逃了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有啥不好呢?”
像小王这样为了蹭课而逃课的同学还不少。“我蹭过课,也逃过课,不过有时逃课就是为了去蹭课。比如大一时美术素描课我经常不去上,是要去听《台湾电影》课。”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告专业大二学生小陈说,“有的课不逃,那才是浪费时间。没心思听的课还不如去蹭自己感兴趣的课,这样效率更高。”该校文学院的小邵同学也有同感,她说:“面对一份精美食品和一份垃圾快餐,你会选择哪一个?”泉州师范学院大一学生小杨的表达更是直截了当:“有的课程很空洞,跟实际生活也没啥联系,与其去听这些无聊的课程,还不如去蹭些课学点实用的东西。”
一些同学之所以逃课,除了课程本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外,任课教师水平不高也是一大原因。“我们有的时候上午有两门课,上完一个好老师的课之后,再去上不怎么样的老师的课,就会觉得后者索然无味。”福建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小姚说,“虽然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有的老师上课根本调动不起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也难怪我们会逃掉他的课去蹭别的老师的课。”
“我感觉大学的很多课程安排不合理,有的教学内容用了十几年,如今还在讲。社会在变化,难道我们的课程就不能与时俱进吗?”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大一新生小陈建议,反“逃课”,光靠课堂点名不行,关键是要多安排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福建师大教育学院大二学生小黄认为,“大学生逃课为蹭课,间接反映的是当代大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学习规划乃至人生规划的明确,是乐于求知的体现。”该校传播学院新闻教研室主任丛春华教授则表示,学生有自己选择与判断的能力,我们无权干涉。“如果他们觉得这个课程对他们有帮助,愿意来蹭课的话,我也不反对”。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