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平民作家需要内外兼修
随着“诗人保安”王丁强的新鲜出炉,“平民作家”再一次引发热议。
被生硬现实刺伤的,不乏“平民作家”。一是赚钱不多,除了少量的“幸运儿”,大多收入微薄、苦于生计,为茶米油盐而绞尽脑汁。二是缺乏社会关注,长期生活在一个狭小逼仄的生活空间里,缺乏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三是社会认同匮乏,家人的不理解也好,旁人的冷嘲热讽也罢,都在无形中肢解他们的文学梦想。
救助弱者,“制度补血”是关键。今后,优秀的“平民作家”“网络写手”和“草根作家”也将有机会出书成名。近日,首都出版发行联盟相关负责人透露,联盟成立后,将加大对“平民作家”等的扶持力度,其作品如经过专家的审核,将推荐给出版商印刷出书,随后在书店等销售环节全程获得支持,促进图书的销售量。首都出版发行联盟扶持“平民作家”,并没有停留在嘘寒问暖、治标不治本的“输血”,而是跨越到牵线搭桥、提纲挈领的“造血”。它充当了连接“平民作家”和出版、发行机构的“结构洞”,为“平民作家”铺设了一条面向市场的“特殊通道”。
然而,外部保障固然重要,“内部建设”却更加不可或缺。用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话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而缺乏了有思想、有内涵的图书,图书馆也就被掏空了意义。而这一切,都需要作家来支撑。杨朝清
■三言两语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生活得很是艰难,但他们不会丢掉梦想,只要梦想还在,就有积极向上的动力。
——贺巨
●有人调侃说,“21世纪人们的悲哀在于:出书的人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戏谑的语言,却投影出现实社会的种种影像。
——南辛
●只要努力,梦想还会真的开花。
——杨阳
●在聚光灯远离、众多访客转身之后,王丁强也会重归寂寞。但愿,在制度“补血”和个体努力下,“平民作家”的道路能够越来越宽广。
——蓝光
●在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时代背景下,在眼球效应、“围观经济”的社会现实前,坚守是那样的难能可贵。
——韩锋
●一边是义正词严的面孔,一边是藏污纳垢的丑态;一边是崇高神圣的理想,一边是低微世俗的现实。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这样一条荆棘路上,怀揣着梦想的人们举步维艰,满满的希冀,难免会与社会生态发生碰撞。
——谢颖辉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