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缺乏下的官方“支教”行动
小姨的家乡并非偏远贫困的地方,江汉平原的小镇,也素有“鱼米之乡”的称谓。即使是各村说不上富裕,但生活不成问题。
她记忆中留存的是“哪里有炊烟、哪里就有学校”时代的教育模式。她说,当时,“村村办学”是农村教育的主流,乡村小学也能向外输出不少优秀的学生。
但现在看来,乡村小学的凋敝似乎成为不可挽回的事实。
据小姨了解,整个小镇所辖的6所乡村小学,每一所都面临着师资匮乏的状况,8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都没有年轻老师前来任教。
为应对这一现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实行一项新规定:要求镇中心小学和中学抽调出部分老师前往乡村小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优先当选“高级教师”的政策。
事实上,这些前来支教的老师们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部分甚至即将退休,乡村学校的孩子们称他们为“爷爷奶奶老师”。40岁的小姨苦笑说,自己在这个队伍里还算是年轻人。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小学阶段的师生比为:城市19∶1,县镇21∶1,农村小学23∶1;中学阶段城市13.5∶1,县镇16∶1,农村18∶1。
小姨认为,这还是一种为城市服务的标准,“农村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很难达到这样的规模。因此,师生比例不应更大而应更小。”
“一所有6个年级的小学,至少有12名老师才够维持正常的运转。”小姨说,李市镇的另一所乡村小学,因师资缺乏,被迫将6个年级缩减为5个,6年级的学生只能分散到别的小学就读。
现实情况是,即便有支教师源的加入,乡村小学的师生比例仍然不能达标。小姨支教,一人担负着数学、音乐、思想品德3门课程。
(编辑:曹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