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艺术与收藏
海南民间绝艺:土法佳酿 香溢古宅
来源: 南国都市报 作者: 时间:2012-02-09 10:05:49 星期四

 

 


 

  海南民间绝艺

  琼海中原镇有个乡村叫仙寨,仙寨有幢200多年历史的古宅,古宅里长年酒香四溢。

  遐想开来,古宅的主人不是遁世高人,便是贤达雅士,羽扇纶巾,品酒怡情。

  受好奇心驱使,近日,海南日报记者循着酒香,走进古宅。

  古宅主人

  一个温润宜人的上午,琼海仙寨一座古宅,酒香馥郁芬芳。

  主人王礼教,一个地道的仙寨农家人,正在忙活酿酒。每天上午9点左右,是他开始酿酒的时间。今年60岁的他,传承祖辈衣钵,以土法酿酒为业,至今已30年。

  是哪一位先人开始酿酒,王礼教不清楚,只知道爷爷教给了父亲,父亲教给了他;正如这座古宅,建于清乾隆哪一年,他也不明白,只是爷爷告诉父亲就这么多,父亲也只能告诉他这么多。

  庭院里整齐排列12只大小一致的坛子,王礼教看看这个,摸摸那个。都是有年头的物什了,只不过没有宅子那么古老。除了屋顶瓦片和一些地方少量砖瓦,整座宅子都用木料构成,历经200多年,竟然不腐不蠹;厅堂里一字排开6张太师椅和1张茶几,上面的浅浮雕精致典雅,图案栩栩如生。

  近年来常有藏家和古玩爱好者慕名来访老宅,可是,极少有人问津王礼教的祖传酿酒技艺。绝大多数冲着他家的古董而去,庭院里的石鱼缸、厅前的两尊雕花小石、厅内经年不朽的木料等等,成了很多人争相竞购的对象,却被王礼教一一谢绝。

  “卖了这些东西,那就不像一个家,我就对不起祖宗了。”生在古宅,长在古宅,王礼教已和古宅融为一体,守好它成了他这辈子的最大心愿。老人讲述了一个王家口耳相传数百年的故事:最初,王家先祖从江浙一带迁来琼州,看到这里风水甚佳,便在他处悄悄将建房所用木料构件刨光制作停当,一夜之间搭建起9座这样的房子。当地村民发现外地人来占地建房,便向官府告发。然而,县官并不相信9座房子一夜之间就能盖好,此案最终不了了之。

  宅子,是祖辈留下的宝贵财产;土法酿酒,是先人传下的生活方式。正如自己的名字,王礼教一生崇礼重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守好宅子,继承酿酒技艺,被他看做秉承先辈意志的行孝之举。

  没有什么特别爱好。酿酒,成了王礼教的全部生活。

 

 

相关链接:

[原创] 黎族文化:神秘槟榔谷 [组图]
黎族辟邪文化之二:黎族辟邪恶文化产生之原因
黎族辟邪文化之一:黎族辟邪文化概念
海口地名趣谈“四排楼”“盐灶八村” 海南琼菜特色
“海口之春”logo 将被注册成商标

 

生火酿酒。

  土法酿酒

  30年了,这套酿酒程序,王礼教认真地重复着,一丝不苟。这酒香也一样,30年来没有变过,一如既往醇厚浓郁。

  “土法酿酒技艺的关键,一是发酵,二是卫生。”在王礼教看来,土法酿出好酒并不难。

  每天,王礼教仅酿酒10斤。全部原料只需本地大米9斤、酒饼8两、水5斤。为了节省资源、减少工序,他一次蒸煮大米18斤,备足两天的量。

  饭煮熟后,等量分放进3个竹筛,待饭变凉。此时腾出手来研磨酒饼,一种由10多种植物和大米制成的白“疙瘩”。酒饼至关重要,关系到酒的香度和口感。王礼教凭着30年的经验,买来的酒饼大多都质量上乘。如何辨别酒饼好差?他介绍说,米饭在坛子里发酵二三天,会像棉花一样浮起。浮得越高,酒饼越好。

  酒饼碾匀后,和凉饭搅拌,然后倒进3个坛子,等待发酵,用时需十二三天。

  王礼教总结过,20—30℃,是发酵最合适的温度。能否酿出酒,酿出的酒量大小,都与气温密切相关,因此每天他必看天气预报。尤其是在发酵的头3天里,如果气温过低,他得给发酵坛“穿”上棉衣棉被。如果气温过热,他得把坛子搬到庭院通风的地方,想方设法给发酵坛降温。

等待发酵。

 

  汩汩酒声

  一切就绪。接下来,便是酿酒了。

  王礼教支起一口直径约70厘米的大铁锅,往锅里倒进1坛半的混合发

  酵物。这是用9斤大米做成的,能够酿酒10斤。然后往锅里倒进一些水,架起柴火烧。锅里沸腾约20分钟后,王礼教搬来一尊特制的酿酒器盖在铁锅上。这尊酿酒器形似两口锅,上小,下大,反向粘合,结合部中央高两边低,开了3个小洞。王礼教说,这个器具用于把酒从锅里提取出来。酒一遇热,便与水分离,自然上浮,直至从3个小洞溢出。

  王礼教边解说,边用湿毛巾密封酿酒器与铁锅间的缝隙,以保证锅内温度达到100℃,也防止酒受热后泄漏出去。接着,他又在特制的酿酒器上部放了一口大铝盆,加满冷水。他解释说,这是为了冷却上浮的酒。当酒溢过小洞时,遇到凉铝盆,就会下落。因为小洞所在位置中央高两边低,落到边沿的酒便从一旁开好的小口流出,顺着塑料软管淌进早就准备好的酒坛里。

  突然,酒坛里传来汩汩声———酒出来了。王礼教显得十分开心,仿佛在听动人的音乐。此时,该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吧。

  最先出来的酒浓度最高,达到60度;最后出来的酒浓度最低,约5度。出酒量多还是少,王礼教拿捏得很准,因此,他可以从容控制酒的度数。一般情况下,他酿的酒只有20多度。

  接下来是清洗酿酒器具,这在王礼教看来也非常重要,必须精心清洗。他说,好多人酿不出酒,是因为卫生做得不好。尤其是发酵用的坛子,如果不用开水杀菌,发酵就不会充分,就酿不出酒或酿得少。

王礼教品尝自己的佳酿。
  

  失传之虞

  酒坛容量约10斤,恰好够卖。

  每天清晨,王礼教都会提上新酿的米酒,赶到镇墟售卖。都是老主顾了,彼此熟识,27元,成交。

  算下来,大米、酒饼、水、柴火等成本就达17元左右,每天他酿酒挣的纯利只有10元左右。靠酿酒,不可能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酿酒加上用酒糟养猪的收入,老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尽管如此,老人从未产生放弃酿酒的念头,毕竟30年了,酿酒,已成为他的生活方式和最大乐趣。

  可是,环境不同了,人们的观念也变了。前些年,尚有不少乡邻从事土法酿酒一行,然而因为利润微薄,到了今天,整个中原镇也只有王礼教等二三人在坚守这传统技艺。这成了老人心中最大的憾事。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一个在城里工作,一个到泰国打工,祖传酿酒技艺怕是传不下去了。

  “往后,土法酿的酒,想喝也喝不到了。”这句提醒,王礼教见到来访者都要说一遍。

  的确,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工业时代,机械化酿酒,批量化生产,省去了手工酿酒的劳累,却丢失了自古以来的酿酒传统。

 

 

相关链接:

[原创] 黎族文化:神秘槟榔谷 [组图]
黎族辟邪文化之二:黎族辟邪恶文化产生之原因
黎族辟邪文化之一:黎族辟邪文化概念
海口地名趣谈“四排楼”“盐灶八村” 海南琼菜特色
“海口之春”logo 将被注册成商标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