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逸大将1961年写给文昌县领导的信。
张云逸亲笔信
见证浓浓家乡情
为琼崖特委接上组织关系
在张云逸从事革命斗争的历程中,一段“与琼崖党组织建立联系”的往事,鲜为人知。据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解,1937年5月,张云逸受党中央派遣,到香港开展华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当年的5月至12月,他一直奔波在港、桂、粤、闽等地。在此期间,他恢复了同琼崖特委党组织的联系。
据张云逸在1937年12月24日向党中央做的《华南工作报告》中说,他找到了琼崖特委的组织关系。该处的组织自大革命失败后,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还继续保持到现在,有特委的组织,共有党员二百余人,并保存有武装百余支,这是值得表扬的。
自从张云逸为琼崖特委接上组织关系以后,琼崖党组织和党中央建立了联系,得到了党中央的领导和中央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这是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有力保证。
建议“发展种植椰子和油棕植物”
1961年,张云逸回到家乡海南。这是他解放后仅有的一次返乡之旅。张云逸在文昌会见了县、乡、公社的各级干部,详细询问家乡的生产情况和乡亲们的生活情况,以及青少年的受教育情况,并亲切地接待了远亲近邻,还到田边地头和农场、学校参观访问。
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南省档案馆查阅了张云逸回到北京之后写给文昌县郭书记、杨县长的一封亲笔信。张云逸在信中写道,文昌地处热带,又临南海,除大力争取粮食快些过关外,还必须注意有计划地发展热带作物和向海上取利,这是贯彻执行党的多种经营方针,也是实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因“这次回乡沿途看到县中荒地荒坡不少,土地潜力还大”,张云逸提出了三条参考意见:
一是,注意发展种植椰子和油棕作物(当然其它收效好的热带作物也要发展),并订好全县人民公社各生产队的种植计划(三年或五年的计划)。在沿海及村庄周围附近的地区种植椰子生产较快,应先发展,再逐渐扩大达到所有适宜种植椰子的地区。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