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妨尝试“速写”——与中学生谈作文

有效课堂教学发展的思考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2-02-16 17:4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受关注。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渠道。不管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如果不能落实教学主体,不能触动课堂教学,不能引起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变化,任何改革都难有实质性的成效。因此,坚持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课程改革最中心、最紧迫的任务。

  近两年,我们在深刻反思课堂教学时,几乎一致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存在着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课堂教学失效?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模糊。每一节课教师都应该有个预设目标。本节课应该完成什么内容,同时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的45分钟,但有些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贪多求全,力求面面俱到,却常常使主要目标模糊甚至落空。

  二.教学内容不当。课堂上,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有的教师花大量时间讲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而学生不会的内容却浅尝辄止。还有的教师抓住一两点试图挖深讲透,又把本来简单的内容教复杂了。   

  三.实践训练缺失。课堂上只有教师科学的“训”、学生有效的“练”,才会有“质”的保证。而现在的课堂实践训练严重不足。课堂上学生动笔少了,就难以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四.教学媒介泛滥。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似乎丰富多彩,尤其语文课堂,更让人眼花缭乱,有的人这样描绘一堂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教学:上课开始,听歌导入,接下来便是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大屏幕,听录音读课文。直观形象的演示,令学生拍手叫好,听课人也耳目一新,课堂热闹了,学生轻松了,但学生的深层思维却被花哨的课件喧宾夺主了。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式学习。认识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我们要想取得“有效课堂”的预期效果,那必须要清晰地认识课堂教学的高效特征,以此作为理论导向。所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 


  一,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因此它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不是从教材出发,而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切实把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准则。当然,从学生出发并不是不按教材,胡编乱造,而是在分析教材,把握教,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出发,选择其薄弱的加强,对其掌握好的可以适当拓宽。以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为例,我们可以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2、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对于学生所不了解的歌会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比如《刘三姐对歌》或者《蝴蝶泉边》让学生感受歌会的氛围,再加上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场面,丰富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的眼界,这样讲解课文就会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进去,更好的理解课文。并且对民俗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热爱。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个性实际,恰当的制定出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这样,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切合实际的设计各个环节。

  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情境教学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春》这一课中,优美的文章需要学生的感情去体验。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在周末去郊外走走,体验春天并且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春天的诗。上课时我请学生起来充满感情的朗读优美的诗句,在老师的提示下,春景仿佛一幅幅的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们进入了春天的环境中。在这种情景中,学生自然能够较好理解课文。再比如我在教《端午的鸭蛋》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好鸭蛋,上课时通过民俗图片导入激趣,创设情境氛围过渡到鸭蛋。在讲的时候边看边体会,再通过吃来品味。学生兴趣很高,下课铃声响了仍意犹未尽。


  三、突出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相当缺乏,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被动化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安排,主要表现为:靠老师确定学习目标,靠老师安排学习任务,靠老师督促学习行为,靠老师调控学习过程,靠老师评价学习结果……。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被造就成为课堂的傀儡、知识的奴隶,当然不可能组织起来有效的课堂教学。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伦理关系。其次,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赞赏他们的付出所表现出来的微小的变化及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因此,我们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上来。把课堂交给学生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此外,除了以上几点,我还认为,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做到这样几点: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四,把教学媒体使用得恰如其分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多种教学媒体互为补充,容易给人以生动、形象、直观、新颖的感觉,产生极强的感染力。用多种教学媒体传播有关的教学内容,各种媒体间相互补充,使知识的表达、传授更加充分,更加容易理解,刺激不同的感官,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出发,设置具体生动的可感可知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实、形象地去感知所学内容,这就是运用教学媒体和理解学习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教师依据教材、教学目标、围绕应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设计以教学媒体为中心的画面,进行练习,将知识进行延伸扩展,以达到在理解语言基础上自如运用语言的目的。教师要选择电教媒体使用的恰当时机,克服随意性。更不能赶时髦,走形式,摆架子,活动失度,做秀严重。


  五,辅之以必要的实践训练

  现在的课堂实践训练严重不足。导致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感觉很轻松。前部久在学校的安排下文科老师听了一节物理课和一节数学课,听完后感慨颇多。原本以为理科的课堂就是简单的讲讲做做而已,没有想到理科老师上课不仅有文科老师的声情并茂,更增添了严谨,一环扣一环。整节课上既有教师的示范板演,学生的上台表演,还有学生在座位上的认真操练。讲练结合,学生能否掌握也便于教师把握,感觉整堂课的效率很高。我想既然文科教师的优点理科老师能吸收采用,那理科老师的优点我们也可以适当的“拿来主义”。在课堂上对于生字词我让学生写读,针对文科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学会组织自己的语言,言之成理。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对于一些比如仿句新闻概述题让他们做,片段小作文多让他们写。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当然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还要受到教师素质、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客观上讲,目前,课堂中的无效教学现象还很难从根本上消除,需要长期不懈的探索、创新,不断地生成实践,惟其如此,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最终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有效呈现。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信息转载] [作者:] [编辑:梁影]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学教学楼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