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番茅村,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黎锦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兰香(左)。
双面绣图案精美。
2009年10月,黎锦染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政府在申报这一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时,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郑重承诺,保证使黎族的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来。 通过走访海南省及各市县级政府黎锦文化主管部门、博物馆、黎锦加工制作企业、黎锦研究所、黎锦传承人,记者看到了为兑现诺言各界所付出的艰苦努力,更体会到对黎锦保护和传承的良苦用心。 抢救传统技艺是当务之急 如今参观海南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中心,橱窗里展出的个别黎族传统手工技艺筒裙、头巾等,有部分是由一个叫“宋兆麟”的人捐赠的。作为民族考古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黎锦传承人要处理好保护与创新的关系,但当务之急是保护好黎锦的传统技艺。 宋兆麟说,每个方言的黎锦都具有原生态、原生地和原真性这些特点,只有认真地调查研究,挖掘整理,才能有效地抢救古老黎锦工艺,在此基础上,生产出“原汁原味”的传统黎锦,一板一眼都要保持原样,并让广大年轻人理解黎锦的内涵与艺术魅力,真正把黎锦的传统工艺继承好、传承好、融合好。 “中国实施非遗保护,其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主要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三种重要方式。”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邓景华也认为,“抢救”、“保护”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内容,要实现对黎锦的活态保护,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首先要做好抢救性保护工作,保存文化基因。 而黎锦的生产性保护,据邓景华介绍,是指在保持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生产、开发,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利用和发展。在学界,这种保护方式被生动地比喻为“活水养鱼”,即在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使黎锦更好地融入民众、融入生活,反哺社会。 “对黎锦进行生产性保护是有一定规则的,生产性保护也不等同于生产性方式开发。”邓景华说,非遗保护的黎锦更多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制作的纺织品,一要就地取材,二要手工制作。手工艺品和仿制的工业产品有本质不同,如果借用“非遗”产品的名气粗制滥造,真正具有文化精髓的东西就要被挤向边缘,最终失去生存空间,失去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