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民风民俗
“世界级非遗”黎锦两年抢救记 [图]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祝华 时间:2012-03-02 11:05:00 星期五

    多形式传习织女队伍日壮

    家住保亭加茂村的黄桂琼受曾祖母、祖母、母亲的三代人传承,11岁时初学织锦,刚开始每次编织黎锦都感到很难,编织黎锦图案难以成功。母亲的劝导和鼓励增加了她学艺的信心,经过多年来的勤学苦练,她终于成功掌握了黎锦编织的各种技巧,编织出一幅幅精美、夺目的黎锦。几十年的学习和实践,也为她积累和传承黎锦技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目前,保亭9个乡镇463个村庄共997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传承人中,已有3人被认定为省级黎锦代表传承人,县级黎锦代表传承人10名。

    过去,黎锦靠的是代代相传、母女相传,近年通过多种形式的传习,海南黎锦织女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掌握双面绣技艺的人数已从“申遗”时的5人发展到近百人,而全省能够纺织普通筒裙的织女约有上万人。但全面掌握纺染织绣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仍为数不多。

    在近年黎锦传习活动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杞方言黎族妇女周秋梅、赛方言黎族妇女黄桂琼和胡春芳分别收徒传艺52人、36人和20人。

    为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保亭举办了黎锦技艺培训班,来自乡镇农村的不少中青年妇女参加了学习。保亭还计划在县文化中心楼设立一个面积为300平方米的黎锦技艺传习馆,用于开设传统纺纱、染色、织布、刺绣传承培训基地。与此同时,保亭县职业中学等学校还设立了黎锦纺织技艺班,从明年起每年培训学生30人,学制3年,并在中小学普及黎锦技艺课程。

    “以前学习黎锦技艺是出于生活必需和兴趣爱好,但要把这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除了掌握传统黎锦花纹图案的织法,还要在加工中不断演练和创新,使传统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增加其艺术性和独特性。”符秀美说。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的,它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列入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尽管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存续状况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申报国家需要承诺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

    我国被列入急需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列入的: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2010年列入的:新疆的麦西热甫、福建的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以及中国活字印刷术。

    我国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1年通过的:昆曲;  

    2003年通过的:古琴艺术;  

    2005年通过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9年通过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2010年通过的:京剧、中医针灸。

    (图片由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张杰、于伟慧摄 文见习记者 宋 敏 海南日报记者刘 贡)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