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琢夜磨 花样搭配多创新 中学毕业后,王晶晶来到海口一家手工艺品店打工。正好老板是一位资深的编织专家,心灵手巧的王晶晶在同事和老板的指教下,一边打工一边自学了多种编织手法。而符小慧在毕业后也来到海口打工,平时空闲时爱到表姐店里帮忙,一起认真学习,一起钻研花样。 编织一活,看似简单,其实变化无穷,仅最基础的编法就有20多种,加上创新编法更是数不胜数。为了练好编法,姐妹俩也吃了不少苦头。 “编织不但需要手巧,更要心细有耐性。”符小慧说,自己一开始学的时候常常是编到一半就编错了,又得重新拆开再编,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拆开重编中,年轻的她渐渐不再浮躁,锻炼出了一份沉静大气。 为了把自己对手作的这一份热爱进行到底,2010年10月,姐妹俩在商场里租到一个面积仅有两三平方米的小角落,开了一家小小的手作饰品店。 在这家店里,可以按照各人不同的喜好,进行项链、手镯、戒指等各种饰品的DIY编织。如果你对着琳琅满目的材料感到眼花缭乱无从下手,还可以请老板进行专业性的指导,或参考店里的各种DIY书。只要你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珠子,就可以请老板编织成各种花样的手链、项链、戒指、吊坠等,制出一件表达自己爱好、风格、个性的独特饰品。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姐妹俩别出心裁地用立板+柜台的形式,将这个小角落打扮得格外丰富多彩;为了拿到别具一格的玉佩、线绳,姐妹俩多次去云南丽江等地进货。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对编织手艺的热爱是这一路走来的最大动力。 线绳编织 串起传统与现代 随着对编织手工艺品行业的深入了解,王晶晶和符小慧越来越体会到这编织手艺里的中国文化味儿,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对玉的成色、价格都颇有研究,对什么样的饰品与什么样的线绳搭配,也有了不少心得。 姐妹花告诉记者,制作手工饰品这活儿看似简单,但各种不同成色和形状的玉佩珠子搭配起来都不一样。 “这块玉佩的颜色偏浅蓝,如果佩戴者皮肤比较白皙的话,就可以用绿色、或者紫色的线来编织,又因为玉佩比较小,编织的花样不能太过繁复,这样搭配起来就会显得低调、清爽。” 指点着成排放的玉佩、玉珠和各色线绳,符小慧像个珠宝设计师一样娓娓道来:“有客人拿来纯金的坠子,如果用金项链来配就落了俗套,我们会选择用黑紫色配金色的线绳,款式上则用简单的扣花点缀。” 王晶晶认为,自己编织的不仅仅是饰品,也是串联起现代与传统的一线丝绳。在张扬个性的今天,DIY手工饰品使众多的现代人有了可以展现巧手蕙质的机会,也让原本平凡琐碎的生活因这份亲手制作的辛劳变得与众不同,充满韵味,令人珍惜。 “玩针弄线,对我们今天的年轻女孩来说,仿佛是挺远的事了。可是,在骨子里,仍有许多人向往着那种捧着绣架,拈针织绣作女红的岁月,似乎那本来就是女孩子性情里的东西。”王晶晶微笑着说。 姐妹俩告诉记者,希望以后能开个免费的手作培训班,为更多喜爱这门小手艺的人传授经验,感受手作的魅力。(见习记者孙慧 记者 李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