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模听后说:“你说得很对。虽然不敢像周家那样做改朝换代事情,但我还是希望子孙繁多。”他在谱序中还提到,先人在“许”地建都(周代有诸侯国“许国”)以来,也先后迁移8次,换了8个地方。
遗憾的是,许模的这篇序文没有落款时间,族谱中也没有提及他的生卒年月。《韩氏族谱》称韩显卿是在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渡琼,《许氏族谱》则说许模是1191年入琼,如果许模所言为实,他们是同年、同船渡海的,那么,二公迁琼时间有待考证。
有关许姓的来由,不少古籍都说始自许由,天下许氏皆是许由的后人,许由又是神农氏炎帝之后,属于箕山(今河南许昌附近)一脉,海南《许氏族谱》中也认可这一说法。春秋时期的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6年),许氏的首位修谱者、处士许嗣复在《许氏厥初传承宗图序》中写到,周朝建立后,武王姬发念及神农教民、养民的功德,便将许氏先祖封为诸侯国———“许国”的国君(封地就在今天的河南许昌一带);到了周桓王九年(公元前711年),许庄公被郑国侵凌,便于儿子许孟逃到卫国,命大夫百里辅助“叔公”(史称“许文叔”)住在许国东部守住宗社,直到七年后才复还许国。
许嗣复认为,许文叔实在是许家的一位始祖,因为从“叔公”到他这一代时相传八代,经时仅220年,离先祖的年代不算遥远。
许模后裔约有16万众
许模在海南做过哪些事情?百般寻觅,方在族谱许模画像旁边找到几行字:“渡琼始祖模公像赞:尔材既长,尔貌复扬;伟哉别驾,愧我正堂;所以黎民,拦舆平昌;德威兼著盛纯良。”落款为“敕授朝议大夫知琼州府事寅弟韩显卿灼道氏拜撰”。
这段不多的字数透露了重要的信息。首先,说明许模任上恪尽职守,为民做主,声名远播,文昌的老百姓曾经拦轿告状;其次,透露出韩显卿曾任琼州知府,而记者此前看到的《韩氏族谱》,只说他入琼时为“廉州太守”;再次,证实二人关系是“莫逆之交”,许模应在韩显卿之前去世。
许模生三子,由长及幼分别是许全、许金和许企。长子许全与父亲入籍文昌东阁(今东阁镇),后代多定居文昌,也有一些迁到琼海、定安等地的;次子许金迁居琼山卜正村(今属海口东山镇),后人中有迁往定安、琼海、万宁、陵水的,也有少量回迁文昌者;三子许企与母亲夏氏移居临高奇地、林银二村(现属临城镇),后裔逐渐散居儋州、澄迈等海南西部地区,中部的屯昌也有一些许企的血脉。
记者通过采访文昌、琼山和临高三地的许氏族人得知,许模的后裔目前约有16万人之众,不少人还播迁欧美和东南亚各国,遂了许模希冀后代繁多的心愿。
海南许氏曾经多次修谱,然而最大规模的一次联修是在民国七年(1918年),一修就是好几年,光是从全岛各地汇总到府城的总谱和支谱就达百部之多,蔚为奇观。许氏族人便趁此大范围修谱之机,拟定了20个派字:“书声振寰宇,治绩炳乾坤。继起多英杰,富贵庆长春。”并规定从第二十一代开始使用。“寰”同“环”,许还仍是许模的二十四世孙。民国十年(1921年)8月,修谱者还专门将此呈请当时海南的最高行政长官———琼崖善后处处长邓本殷核准。一个月后,得到邓本殷的批复,同意使用。
今天,许模的后人已传至三十一代,即“继”字辈。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