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素有“无定安不成戏班”一说,从定安走出去的琼剧人才遍布全省。曾培养出金公仔、傅銮香等一批本土戏剧传承人。而在今年7月份,定安县正式获海南省文体厅批准为海南省民间文化琼剧之乡,奠定了定安在琼剧历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而作为“琼剧之乡”的典型代表——定安新竹镇卜效村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出现了琼剧表演。老老少少都爱听琼剧,并能唱上几句,群众基础深厚,甚至有人以此为谋生手段出走全省各地乃至海外。在海南一些大的琼剧团,都有来自卜效村的演员。据村干部吴崇富介绍,粗略统计,目前在外以琼剧谋生的人有30多人,堪称“琼剧村”。日前,南海网记者走基层发现,该村的琼剧表演以及群众活动日渐式微,村民学习琼剧的积极性并不高。
卜效村曾两度自办琼剧团
卜效村现有216户人家,总人口1500多人。据卜效村的老人回忆,在清乾隆年间,这个村就开展了琼剧演唱活动。据说,最初是从一个名叫吴应钦的老艺人来卜效村创办木偶戏班开始的,后来艺人吴文焕到卜效村开设科班招徒授教琼剧,前来要求学艺的人甚多。所教的科班有“桂”字班,“利”字班,“富”字班等。
解放后,老艺人吴凤文牵头继续组织村里的业余琼剧班到各地演出。卜效村人吴寿民是海南师范大学的退休教师,他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村里唱戏听戏的人很多,也曾自办戏团演出,远近乡邻都会慕名前来观看,很是热闹。不过至七十年代,村里业余剧团演演停停。一些资料显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卜效村的琼剧演出活动又开始复苏,先后办起了两个业余剧团,一度繁荣鼎盛,还涌现出象汝魁、月花、月成、发凤、金英等一批群众喜爱的演员。
在自办戏团的带动下以及外界琼剧专家的关注下,村里有了琼剧培训班,村里学习琼剧的人越来越多。南海网记者采访时得知,一些40岁上下的人都能唱上几句琼剧,甚至一些年轻人也加入学习琼剧的行列。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自办戏团还多次获奖。当地政府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卜效村有57%的农户参加琼剧活动,25%的农户参加琼剧表演队伍;全村7至12岁的儿童中,有20%懂得唱几句板腔;12岁至17岁的少年中有35%能唱5个以上常用板腔;18至35岁青年中有33%精通琼剧唱腔和参加表演;36岁以上的成年人,有25%的人参加文艺骨干队伍或各种剧组活动。
正是由于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上世纪90年代,卜效村在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卜效村琼剧委员会,下设青年组、少年组、家庭组,并开展校园琼剧活动。
相关链接:
琼剧《百花公主》贺新年 名角唱醉戏迷
海口府城换花节:市民游客共同观花灯品书法听琼剧
琼韵悠扬:经典琼剧《忠孝富贵家》海口万绿园上演
如今村里学琼剧的人很少
2011年9月18日,南海网记者走进定安新竹镇卜效村。已入秋季的卜效村依然炎热,两个小孩在偌大的舞台上嬉戏,临近中午村子较为冷清。据村委会干部吴崇富说,村里人大多外出打工,或入戏班唱戏,村里以老人小孩为主。
“现在村里日常娱乐活动有没有唱琼剧”,记者问,吴崇富摇头说:“村里娱乐活动少,偶尔大家打打球,唱戏倒没有”。
吴崇富告诉记者,往年还有外人来村里开设琼剧培训课,但从2007年开始,卜效村中已难有琼剧氛围。记者看到的村文化室落满灰尘。
记者接触到的一些卜效村年轻一代外出务工人员,都有这样的经历:从小就随父母在外生活,甚少接触琼剧,对琼剧难以提起兴趣。而村中“琼剧世家”的吴胜文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年轻一代已很少有人有兴趣学习琼剧,更别说以此作为谋生手段。在从采访中得知,卜效村群众学习琼剧多为兴趣使然,成才者多靠个人悟性,你哼一句我唱一曲,缺少扎实功底,并且村民间相互切磋甚少。
村长吴圣群提到以往卜效村的琼剧人才相对较多,但目前“产量”有所下降,他认为有三个原因:首先,村民虽然有爱好琼剧者,但一些人的发声、唱功、声线等素质决定其不适合从事琼剧表演这行。其二,在琼剧中的生、旦、净、丑四个角色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个别虽然唱功等方面较好的村民又因综合素质不过关难以胜任。其三,琼剧是提倡从娃娃抓起的表演专业,由于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很多家长更愿意让子女外出读书改变命运,甚少鼓励子女学习琼剧,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对琼剧不感兴趣。
吴胜文一家10代相传唱戏,现在他的孙子女都在海口某艺校学习琼剧,但老人家不乐观。“如果光学一个角色,毕竟这碗饭吃的是青春时代,以后的路怎么走呢”。吴胜文告诉记者,村里一帮给戏班鼓捣乐器的人的绝活几近失传,“鼓捣乐器的挣钱少,谁学啊”,吴胜文说自己的孙子也无兴趣学习乐器,和之前靠琼剧走出去的人一样,多是只会单一角色表演,而比如乐器弹奏、戏剧编排等内容,已难找到继承者。
在海南,素有“无定安不成戏班”一说,从定安走出去的琼剧人才遍布全省。曾培养出金公仔、傅銮香等一批本土戏剧传承人。而在今年7月份,定安县正式获海南省文体厅批准为海南省民间文化琼剧之乡,奠定了定安在琼剧历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村里人希望政府扶持琼剧
已经60多岁的吴胜文向记者讲述其父吴凤文解放后组织村里人办戏团演出的情景时一脸自豪。他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村里学习琼剧的人热情很高,“既能赚工分又能唱戏,何乐不为”。可当其父亲去世后,村里像吴凤文这样的带头人却无法找到。他告诉记者,村里人对于公益活动热情度较低,如果有群众参与的活动,那就要涉及经费问题。甚少有人想到传承琼剧文化的意识。
村长吴圣群有点苦涩地告诉记者,卜效村以前是一个贫困的村落,地少人多,土地也不肥沃。虽然这些年有很多人外出务工,也有以琼剧谋生者,但要是再有如吴凤文那样的人带领村民学习琼剧,有点现实困难,“村里没有经费如何能开展”,他说。
老戏人吴胜文倒是希望村里靠琼剧走出去的人起个带头人作用,树立一个好的标杆,通过自己的责任心义务培训村里人学习琼剧,带动村里人对琼剧的兴趣,让昔日氛围较浓的琼剧村再次唱响琼剧。“不过人家哪里有时间回来组织村民呢”,吴胜文苦笑道。
在采访中,卜效村的村民认为如果缺少带头人的作用,显然让村民自发去维持对琼剧的兴趣会逐渐遭遇现实问题,村长吴圣群认为如果由政府出面发掘带头人,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聘请专业人士在村中开设培训课,那么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琼剧村”还有重现辉煌的一天。
相关链接:
琼剧《百花公主》贺新年 名角唱醉戏迷
海口府城换花节:市民游客共同观花灯品书法听琼剧
琼韵悠扬:经典琼剧《忠孝富贵家》海口万绿园上演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