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北师大附中校长刘沪:要重视普通高中与大学的衔接
来源:新华教育  作者:  时间:2012-03-21 16:54:26

与蒋英教授在北京师大附中钱学森纪念馆

刘校长给学生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青少年人生发展的历程中,成长既是连续的,又具有一定的生理与心理的阶段性。就教育而言,从低到高的各个学段无疑是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制不能缩短,青少年不能提前进入大学学习的情况下,合理有效地安排他们18岁前的人生时光,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好普通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问题,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面对我国普通高中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升入大学继续培养的现实情况,加强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安排适当的时间完成大学预科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改善大学教育的有力措施,也是推进普通高中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按照这样的思路,可以积极探索基础教育学段划分的改革,开发中国自己的大学预科或先修课程,改变高中固定班级授课方式等等。近期,就以上问题我们专程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沪校长。

中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

目前,世界各国的学制,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到高等教育,虽然具体的学段有所差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即18岁几乎成为中学生与大学生年龄的分界线。

在美、日、德、法等国,儿童6岁前后入学,经过12年的中小学教育,在18岁后进入大学学习。英国略有不同,在16岁的时候基本完成中学学业后,除直接就业者外,大部分学生或进入大学预科学院,学习2年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A-level),或到继续教育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进入大学学习仍要到18岁。

从前苏联到俄罗斯,基础教育一直在10年制与11年制之间徘徊。2000年,俄罗斯将基础教育改为12年,学生也是18岁前后入大学。

近百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基本实行的是12年制,以小学、初中、高中“六三三”学制为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受苏联影响,实验过九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

为什么各国都将18岁作为中学和大学学生年龄的分界?为什么学制不能轻易缩短?这个必然性是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中学、大学的办学性质密切相关的。世界普遍认同,人在18岁步入成年,一般说来,中小学是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大学则是面向成年学生的教育。极少数超常学生提前进入大学学习,对于广大人群来说只是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

0—18岁的教育,都可以认为是未成年人教育,这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各个阶段。未成年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的人格逐步健全起来。同时,也使学生学到各种基础知识和能力,为步入社会或继续学习奠定基础。青少年人格的健全与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学生到高中毕业时恰逢18周岁,学校不仅要让他们拿到学校的毕业证书,也应当让他们拿到一个人格的“合格证书”。因此,学校肩负着学业培养与人格塑造的双重责任。

合理安排未成年人的学习时光迫在眉睫

随着人类发展、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学校教学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传统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都有可能提前学完。但是事实说明,学制不宜缩短,广大未成年人不能提前进入大学学习。那么,青少年富余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充分利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现实的情况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消耗青少年的这部分时间和精力:一是花大量时间反复练习,目的是应对中考、高考,争取获得高分;二是扩大知识的学习范围,增加知识的难度。一方面,初中或者高中用一年半载的时间反复训练,目的是能够答出问题的标准答案。然而,随着复习时间的延长,学生的创新精神日益淡漠,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也逐渐磨没。另一方面,扩大知识范围,增加难度,势必加重广大学生的负担。特别是统一的中、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学得越难,学生的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两种做法结果都与我们的教育目的相违背。因此,合理有效地安排未成年人18岁前的人生时光非常重要,特别是有针对性地搞好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