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研半瘫痪状态,谁来管?
一些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教研工作长期处于半瘫痪状态,分析其原因,存在人们思想观念滞后、学校教研管理疏漏、上级管理部门缺位等原因。这种半瘫痪的教研状态,不利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只有把它提出来,正视问题的存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才有利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贺登昆
中等职业教育教研谁来管?提出这个话题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笔者多年从事中职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深感中职教研没有对应的上级教研部门来管理,工作不知所措;即使有,多半也是以普教为主的教研部门代管,工作很不到位。二是想为中职教育的上级管理部门职教办、职教科、职教处呼吁,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应建立相应的中职教研部门,同他们一道,各有分工,共同把中职教育引向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两个方面的原因归结为一个议题,就是中职教研工作应有专门的教研机构或部门来管理,研究教法学法、规范教学行为,把中职教学做实做精,为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劲。
观念落后、管理缺位,造成教研水平严重滞后
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影响中职教研滞后的首要原因。多年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包括一些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在内,对职业教育都存在偏见,认为职教是技能教育、次等教育,因而召开职教工作会议少,安排检查职教工作少,开展中职教研活动更少。在制定政策、规划以及发展措施上,往往以普教为主而忽略职教;在职教管理上,更是粗疏放任,缺少过程管理。像笔者所知道的某中职学校,学校的教研工作长期由学校自行安排,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教研工作基本不过问,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普通教育上,在普通教育的教学检查评比上。
中职教研部门的缺位是职普资源配置不均衡的表现。在目前的教育行政部门中,管理普教的机构、制度一应俱全,上下对口的具体责任人员一个不缺,基本形成完整的普教管理体系。但职教管理却存在缺机构、缺人员、缺教研目标及评价考核制度等诸多问题。这种不均衡的资源配置,影响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影响了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影响了中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从根本上扭转职业教育的弱势及不平等,实现大力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建立一套职普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体系,确定合理的人财物等资源投入比例,达到规模大体相当,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要大体相当的局面。
中职学校自身对教研工作重视不够影响了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教学和教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它们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但有些中职学校却把教研工作当成了边缘工作,以致影响教学质量。比如某中职学校有200多名教职工,办学多年来,教师教学论文发表人均不到0.4篇,省级教学教研成果人均仅有0.2项;没有培养出一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教学质量令教师和家长都不满意。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而且影响了中职学校教师的成长,影响了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岗位工资晋升等方面的利益,教师心理不平衡,学校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中职教研缺失也是导致中职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之一。中职学生多半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他们学习有困难的主要原因不在智力方面,而在学习方法上,在于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不研究教法学法,不因材施教,上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些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多年的中职招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说“进了中职学不到东西”,其话外音就是说中职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缺乏吸引力。如果中职教育加大教研工作力度,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用高质量吸引学生,或许中职招生就能减少一个主要的不利因素。
互相推诿、认识不足,导致教研管理出现空白
有的教育行政部门说,“职教教研不是我们的事”。笔者认识的一位中职学校校长曾多次为教研工作找过所在县市教研部门,但他们不是说职教教研不是他们的职责,就是推诿支吾,不了了之。笔者认为,既然教育包含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类型,作为教育事业的具体主管部门和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教育行政部门理应有管理中职教研的任务。虽然教研部门在当初设置时是针对普教设立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也应扩大和增加,而不能因为职业教育起步晚而不纳入教研部门管理。教研部门要么分职教、普教,要么二者兼顾,而不应该出现中职教研管理的空白。
个别中职学校校长认为,“职业学校以技能为主,不需要教研”。职业学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教学以技能为中心,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但是,这些特点只说明技能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并不代表中职教学就不需要教研,中职学校就不需要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学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教法,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技能教学中也有教研,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技能教学研究推出的“五技能教学管理法”,即课内教技能、课外练技能、考试考技能、毕业定技能、就业荐技能,就得到了来校参观交流的同行好评。事实证明,中职学校的教学离不开教研,做不做教研与上级部门的重视程度有关,与校长的管理理念有关。
一些教师认为,“我把课教好就行了,搞啥教研”。这是把教学和教研分割开来而提出的外行观点。教好课的前提有三个,一是教师精通专业知识,二是教师熟悉教学过程,三是教师能采用合适的教法把专业知识教给学生。这合适的教法不是教师随意选取的,而是教师运用心理学和教学法知识,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现状分析研究后采取的应对策略。所以,想教好课必须要进行教学研究,教学和教研是一对孪生兄弟,不可分离。
目标管理、上下互动,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中职教育作为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体制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许多新问题急待去研究、去探索。为保证中职教育大力发展,必须将中职教研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计划当中,建立机构、配备人员、明确目标,逐级监督落实,以保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
建立三级教研管理网络,畅通中职教研管理渠道。建议分级设立省、市、县三级中职教研部门,也可采用在各级教研部门中增加管理中职教研任务的形式,使其分清职责、各司其研,分级指导管理中职教研工作。其中,省级教研部门主要抓好课程、教材设置及质量控制评价研究工作,市级教研部门主要指导、督促县级教研部门进行具体的教研过程管理,并经常组织中职学校交流探讨,研究教法学法,督促中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省、市、县的中职教研渠道应上下连贯、对口畅通,教研工作应该上下互动、有机统一。
形成以市为统领,以区域优势为特点的中职教研格局。当前,很多地方中职学校的布局基本上是一县一职教中心。这种布局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办职教,有利于中职学校根据地域经济发展设置专业。但是,它带来的不利因素是县域内中职教学教研缺乏横向比较,缺乏竞争机制。为使中职教研达到同学科研究、同专业交流的目的,应发挥区域教研优势,形成以市为主的中职教研格局。市级教研部门上挂下联,对上执行落实省级教研部门的工作安排,对下围绕区域特点开展各县中职学校的教研工作。市级教研部门应该是中职教研管理工作的一个最重要枢纽。这种以市为主的教研格局也有利于校与校之间互相学习提高、互相竞争评比。
建立以质量为统领的中职学校评价机制,加强中职学校教研工作。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效作为对中等职业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规范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职学校要以《意见》精神为指导,通过培训校长、培训教师、细化完善教研制度等方式,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教学氛围。教育行政部门要搭建教研平台,开展全方位的中职教研,并形成督查评价机制,以此推动中职学校走上质量立校的发展轨道。(作者系甘肃省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副校长)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