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多位家长拨打本报热线倾诉:孩子不听话了,怎么办?这些孩子的共同点是:都在14~18岁之间,和家长沟通少,成绩不好,或者本来挺好,现在出了问题。
最近,美国林肯大学教育博士、学习障碍、特殊教育专家刘弘白,做客钱江晚报“微访谈”,特地和这些孩子及家长见了一面,与家长眼中的叛逆期孩子,和孩子眼中“不上路”的父母,有了一次圆桌会谈。
记者同时连线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博士徐方忠,请他从心理学角度,对孩子的青春期叛逆进行解析。
让记者惊讶的是,不论教育学家还是心理专家,都不约而同认为:青春期叛逆,父母是最大的责任方。
你家孩子,是这样叛逆的吗
14岁男孩陆陆,最大的梦想是开饭馆。
所以他不肯背单词、不肯背语文课文,也不喜欢做一元二次方程式。他觉得这些对他以后开饭馆没用。
记者见到陆陆时,他就趴在肯德基桌子上,眼睛滴溜溜地转,一听说要买东西吃,立刻豪气地从校服口袋里抓出一把零钱:“我请!”
这成了他和同学聚会时,说得最多的话。
从春节至今,他花掉了500多元零花钱,却没有和妈妈说过一点用钱的细节,还是妈妈迂回地向老师和同学打听,才得出这个结论。
陆陆家有点特殊,5年前,他和妈妈组成“单亲家庭”。妈妈很忙,只有晚饭时间可以和他说几句话。爸爸基本没来看过他。可奶奶却经常等在学校门口,偷偷给他塞钱,叮嘱他:“把钱藏好,别告诉你妈。”
记者尝试和他聊天。不过,对于陌生阿姨,小家伙显然没兴趣搭理。他只是懒洋洋地端起可乐,喝一口,再喝一口,然后用眼睛的余光撇我一眼,“说了你也不懂!”
16岁男孩小金,即将面临中考。但他每天下课后,却喜欢泡在家旁边的新华书店,看各种各样的小说,就是不回家。
“老爸天天叫我考大学,我不想见到他!”他捧着麻辣烫吃得很开心。
小金的父母,是对朴素的城市人,都是企业职工。去年下半年开始,父母觉得没办法和孩子对话了。
因为爸爸希望孩子考普通高中,上大学。小金却希望去读职高,学一门手艺。
“我语文、英语差,怎么背都不行,上辅导班也没用,就是学不进去,我也没办法。”小金考虑得很实际,“我就不是读书的料,还不如学手艺好。”
爸爸却觉得,自己做了一辈子工人,吃够了苦头,希望孩子能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因为这,父子俩一碰到就吵架,甚至拳脚相对。发展到后来,孩子只要一看到爸爸在家,就扭头出门,拒绝对话。
妈妈们都焦虑地问记者:我该怎么办?他这样是不是和青春期叛逆有关?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