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考试>公务员>
北京公考面试热点之免职官员“静悄悄”复出
来源:华图教育  作者:  时间:2012-03-31 17:02:13

热点概述

12月1日,有关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被免职的宜黄县委书记和县长,悄然复出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称“宜黄前县委书记邱建国将出任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宜黄前县长苏建国任抚州市公路局局长”。抚州市公路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苏建国履新消息属实,“已经来了一个多星期”。

不是说免职干部就得把曾经的过错背一辈子,也不是说免职干部复出就一定有猫腻;但既然曾经被免职,再次复出,总应该有一个公开接受人民监督的姿态。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交待,就复出了,说是“低调”也好,“静悄悄”也罢,都难免让人觉得,其背后隐藏着自知理亏和自证猫腻。这样的复出,岂能不让人纠结?

笔者认为,没有人想把受过问责的官员“一棍子打死”,也不可能。从理论上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从实际操作上来看,问题官员复出,宜黄原县委书记和县长并不是第一人,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人。

模拟题

近日江西“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被免职的宜黄县委书记和县长悄然复出,对此你怎么看?

华图参考答案

十七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由职能型政府向服务型、透明型政府转型,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前段时间发生的“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被免职的官员悄然复出。

官员复出无可厚非,但如此不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复出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老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我们不能将受过问责、被免职过的官员“一棍子打死”。就我国目前的干部管理与评价制度来说,受了免职和问责的官员,被免去的只不过是其所任的职务,但仍是公务人员。这样如果彻底查清楚了问题并且进行相应的处分后,经过一段时间按照相关的组织程序可以让他们重新加入到干部队伍中,能够使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但这个事件中的问题是这些受处罚的官员的复出方式竟然是静悄悄的,在人们都不知道的前提下就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这本应是一个公开、透明的过程,本应接受全体人民的监督,这其中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这些官员在这个事件中的错误有多大?是否已经承担了相应的职责?其复出过程有没有经过相关的组织程序?其新的工作岗位如何界定?从2010年9月10日“自焚”发生,到如今已经一年有余,相关部门对原县委书记和县长的立案调查工作显然已经结束,为什么不把调查结果和重新任职的理由公之于众?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更好的处理这件事情,防止激起民怨,引起人民的不满。

首先,应该本事件的处理结果公之于众,如这个事件中官员所承担的责任,复出的人事程序等等。

其次,完善相关的官员复出制度,在我国有关官员问责、复出等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且宜黄原县委书记和县长复出事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因此一定要完善相关制度,使其更有章可循,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防止再出现此类的事件。

再次,加大对广大干部的宣传教育,肃清干部队伍,让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尽量少发生甚至不发生违法乱纪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微博)法中以法律、条例的形式明确规定,使得以后在发生此类的事件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就能从法律层面上防止无章可循事件的发生。

我们不能将犯过错误的官员一棍子打死,也不能说干部复出就一定会有问题,但在不断加强政府职能建设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通过干部、社会、政府等各界的努力下,促进干部问责、任用的进一步公开、透明化。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