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中国人物画四大家之刘文西:绘制人民币上毛主席肖像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12-04-01 14:42:00

《毛主席和牧羊人》

《黄土画派系列作品二》

《黄土画派系列作品三》

  中国人物画四大家之刘文西:

  “我有一张13亿人都看过的作品。”说这句话的人叫刘文西,曾任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一职,现在是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这句看似不经意的玩笑话,让明白之人不禁会心一笑——现在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所有毛主席肖像,都是出自他之手。

  晚上8时,记者来到刘文西位于西安雁塔西路的家中,这位80岁的老人接待访客都安排在晚上进行,在采访的两个小时里,不断有其他访客到来,前前后后四拨人,有来请他题字的,有来请他帮忙牵线的,有来跟他商量出版画册事宜的……

  复旦老师卖面粉为他垫学费

  育才学校教他“创作为社会服务”

  刘文西自幼生长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里,或许正是江南的灵气孕育了他的艺术天赋。到了少年时期,刘文西有机会去县城读书,他在美术课上第一次听到了“达·芬奇”这个名字,当时的译名为“达文西”,刘文西便想:我们都是“文西”,他能成为大画家,我为什么不行呢?这个年少时轻狂的念想,孰知多年以后竟成真了。

  从县城中学毕业后,刘文西去了上海。一次,上海的育才学校在复旦大学做演出活动,刘文西的舅舅便带着他去观看,闲谈之中得知育才学校有一个绘画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绘画指导者。这个消息使刘文西心中的艺术梦想更加“冲动”了。经舅舅介绍,刘文西认识了当时复旦大学的校长陈望道先生,看着这个有着一股子执拗劲的少年,陈校长说:“学绘画是要有天赋的,你行不行?我考考你!我坐下你把我画下来。”对于这个突然又重要的测验,刘文西当然不敢轻视,仔仔细细地画起速写来。不一会儿,一张画像就递到了陈校长手上,陈望道看了之后满意地点点头:“你真行,我给你推荐到育才学校去!”

  当时进育才学校需要缴8元钱学费,但刘文西实在拿不出来,后来一位复旦大学的老师将自家的一袋面粉卖掉替刘文西垫付了这8元钱学费……

  育才学校由陶行知创办,校方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所以在校期间,刘文西就有作品发表在美术期刊上。好不容易攒到400块钱,给在农村的妈妈买了一台缝纫机。除了这些,刘文西说在育才学校的学习,对他的一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倡“创作为社会服务”的新思想,他的班主任王琦老师有一次在课上就给大家讲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文西总说:“那个讲话确实是把我一生都教育了,够我用了。而我也一直沿着这个讲话去实践、去努力、去执行,做了以后对讲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边放羊也能边画画

  八旬高龄仍爱画毛泽东

  还在学生时代,刘文西就看过大量毛泽东和陕北农民交谈的照片,这些画面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临毕业之际,刘文西主动要求到延安去锻炼。在延安,刘文西和当地的乡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被那个地方淳朴的民风和厚实的人物形象深深感动了。他说:“艰苦的地方,老乡吃的苦多,他的形象就特别坚强,特别厚实;我们搞绘画的,并不考虑到哪里去轻松享受,而是想去挖掘艰苦地方的人的本质。”

  在重走红军长征路的这段时间里,刘文西通过跟延安乡民们的接触和交流,听闻了许多毛泽东当年的故事,因此对毛主席形象的描绘愈发的生动和形象起来。而他在放羊的时候,也还偷偷作画。“我把羊的习性摸透了,山羊爱往上跑,我就要站在比它们更高的地方画画;绵羊爱钻石头疙瘩,如果它要跑的话,我就往羊头上扔小石头,它就会回头。”几次下来,羊群安分了,开始吃草,不再乱跑。“它踏实了,我就踏实了,就可以画画了。”刘文西的成名作之一《毛主席和牧羊人》就在那时诞生了。画面中的老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主席面前侃侃而谈;而主席面带微笑、神情专注地倾听着老农的絮语,就连指间的烟灰都忘了弹。大画家潘天寿专门为该作题词“延安之晨”。

  刘文西的画领袖情结至此一发不可收拾,他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去揣摩毛泽东各个时期的神态和样貌,不断地练习主席肖像的素描绘画。在旁人看来,刘文西的这份狂热甚至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一套浅灰色“基层干部”服装,从20岁穿到80岁,在任何场合看到他,都是这套行头——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那种式样的衣服。刘文西的妻子陈光建说他不愿意穿其他样式的衣服,就只爱穿这一套。画毛泽东肖像画了几十年,如今已年届八旬的刘文西,患有严重的关节炎,手指已有些变形,但仍坚持每天作画。他说:“到了今天,我还是想画毛主席,画不厌的。”

  13亿人手里

  都有他的“画”

  1997年,刘文西在北京开全国人大代表会,中国银行制钞公司的几名工作人员专程找到他,希望能请他为新版人民币绘制毛泽东的肖像。对于这个请求,刘文西一开始并没有答应,因为银行的人给他的毛泽东照片“不理想”:“他们给我的照片是开着闪光照的,你想这个闪光一开,脸不就平了嘛,没有轮廓,没有阴影,没有黑白。所以我就有点犹豫了,就不太想画。”但银行工作人员的一句“甜言蜜语”还是打动了这位“毛泽东专业户”:“如果发行了您画的这版人民币,那13亿人都有您的画。”刘文西最终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这一画就是20多天,经过反复修改,方才定稿,并最后通过中央领导的审定,得以“出版发行”。目前市面上流通的5元、10元、50元、100元上的毛泽东头像都出自他那一稿,刘文西说仔细看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每个刻制的模板不可能完全一样。

  范曾不能称为“大画家”,

  因为他没画人民

  对话刘文西——

  范曾不能称为“大画家”,

  因为他没画人民

  广州日报:5元、10元、50元、100元上的毛泽东肖像都是您绘制的,您自己最喜欢哪一张?

  刘文西:我最喜欢100元的版本,因为我画的素描,是好几个人刻的模板,刻了以后就由我来选,我认为最好的一张就放到了100元上面。这张主席刻得跟我的那张素描原作最相像,主席的眼睛更大一点,思想家的感觉更强烈一些。

  广州日报:一个江南人到西北地区去搞创作,会不会“不接地气”?

  刘文西:一个南方人到陕北高原上去创作,是优势。因为在南方待惯了以后,他突然看到干旱的大面积的黄土地,是很振奋的,这反而更有创作的激情,且视角会很不一样。

  广州日报:去陕北采风不难,但是在那儿待上一辈子就不容易了,为什么选择定居西北呢?

  刘文西:我觉得陕北的人好,特别善良,这个环境没有受其他复杂的思想影响,虽然艰苦,但特别淳厚,也朴实、坚强、乐观、风趣。你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慢慢就离不开了,我们有些老乡在一起时间长了,离开了都要哭的。这两年我都在陕北安塞过年,今年我还要到安塞去过年,看不够的,那个生活太沸腾了,特别是安塞的腰鼓,那里人的情绪太感人了,我没有办法不画他们。

  广州日报:很多搞创作的人不愿意做行政工作,会觉得太多应酬,太多事务,耽误自己创作的时间,您是怎么考虑的?

  刘文西:一个艺术学院要发展,“懂”是很重要的,做行政工作,如果你不理解艺术的规律,是会出现“乱指挥”的问题。如果我参加了,起码有些主意不会弄得太坏。我要去管理一个学校,光开会就要费很多时间,但是我已经学到的东西,不管是文艺理论也好,实践也好,基本功也好,我希望贡献给更多的人,让他们尽量走正确的路子。

  广州日报:自己的创作时间被耽误了,会不会有时候有一些怨言?

  刘文西:有时候还是会急躁的,我一急躁就得了皮肤病。后来病情变得非常严重,我母亲去世,我连上飞机都上不了。我母亲一直等着我回去,叫着我的名字。但我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母亲已经去世了,我只有叫我的儿女去给她送葬,我对不起我的母亲。

  广州日报:您对眼下艺术创作跟市场非常贴近的现状怎么看?

  刘文西:我觉得我们画画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社会效应上。经济效益可以适当地考虑,改善自己的创作条件,条件差不多了就不要太过分。不然你很多时间都会耽误在无谓的事情上。

  广州日报:您曾说“范曾不能称之为‘大画家’,因为他没有画人民”?

  刘文西:有人叫他大画家,那不是我们说了就算的,要事实说了算。他不去群众中,不跟人民群众打交道,那怎么画人民?我认为不面对人民的画家,就不能称之为大画家。

  大家简介:

  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现任中国美术协会顾问、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陕西省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刘文西的重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我国目前流通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泽东像,亦出自刘文西之手。 文/图本报驻上海记者巩一璇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