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于丹解答:新时代如何继承与发扬雷锋精神
来源: 新华网 作者:王祝华 时间:2012-04-05 08:33:40 星期四

    4月3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作客新华网博鳌高端访谈,畅谈亚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当代社会如何传承与发扬雷锋精神。说到“雷锋精神”,于丹如此解答:

     "雷锋精神"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遥远的口号,那么有一件事大家不陌生,就是这几年中国人经常说的"慈善"。这个大家不陌生了吧。汶川大地震以后,包括舟曲的泥石流、玉树的地震都有大量的人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包括去年大家对红十字会的关注,让中国的老百姓一点都不陌生慈善这个概念,但是什么是真正的慈善?如果静下心来想,我们真的了解慈善吗?慈善慈善是慈悲之心决定的善良之举。也就是说,不要探讨善款数额的大小,而要看到底也没有一颗心在,心中的那份慈祥悲鸣到底有多么深刻,这样的心能够让他持续的做吗?有钱可以捐钱,做的固然是善事,但是更多没有钱的人有没有资格做慈善呢?我一直认为慈善应该是公民的习惯,第一,它不见得非得是突发灾难的时候才需要做,日积月累都需要做。第二,不见得是富贵的人才有资格做,平民老百姓也可以做,而且从孩子开始就应该做。如果我们站在这个角度去理解慈善,让我们回过头看,因为雷锋的时代我们不说这样话,没有这样的概念,其实,雷锋也是以他一颗热情的心为别人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我们评价一个慈善行为往往动则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产,这些东西雷锋永远捐不出来,但是雷锋给中国人提供的精神财富不是几个亿的资产所能够评价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代一代的人还在学雷锋,因为它是一种态度。

    我记得在去年年底,我参加过北京一个大型的慈善颁奖,那是31家媒体联合举办的,叫做"平凡的良心、坚守底线"这样一个评选活动。评选出来的都是什么人获奖呢?大家所熟悉的救了小悦悦的那个拾荒陈阿婆获奖了;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成了现代愚公,他从自己的村子里面一点一点给孩子们修路;还有一位小女孩,她深夜发现院子里起火了,她没有自己逃生,而是挨家挨户敲开15户家门,把所有的邻居救出去,无一受伤,她获奖了;还有一个是刑满10年,刚刚释放的一个小伙子,就在放出来这一年,他遇到有人落水,他救了这个姑娘,而且拒绝了这个姑娘父亲给他的10万报酬,他获奖了。我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很感慨,因为按照传统的理解,拾荒婆婆、70多岁的爷爷、10来岁的孩子、刑满释放的人员,他们都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社会弱势群体,但是他们为这个社会守住了良心,这些平凡的良心代表这个社会的一种态度。

    其实这又让我们想到多年前的雷锋,雷锋作为一个军人,没有多少钱可以帮助人,但是他有这样一颗心。中国人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雷锋的时候,社会风气很正,雷锋救人不担心有人讹诈他,那个时候救的人,尽管不会有人给他多少钱回报,但是真心的感激是有的,但是现在我们重新回到以平民的行动来拯救我们平凡的良心。我想这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学雷锋这件事,有时候学生们认为是概念的事,如果拆开了,糅碎了跟当下的行为连接起来,这样一种良知是能够被90后的学生接受的。

 

相关链接

体验独具特色的护航文化:“海盗不理”包子
专家解读清明祭祀文化 称“代理扫墓”滑稽可笑
琼海推出《行色博鳌》 展现独特旅游文化
孔见谈海口古庙拆迁:丧失文化记忆会成精神流浪汉
省作协主席孔见:海南不是“文化沙漠”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