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学前教育>
教育科研为幼儿园的科学发展插上了腾飞之翼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益众  时间:2012-04-29 22:24:37

    谋求儿童成长是教研最终目标

    就像对待所有的学术研究一样,以往人们常常把教育研究看作高深莫测的事情,并因此敬而远之。就普通幼儿教师而言,除了仰望职业研究者如大学教授的研究成果并被这些成果所指挥外,是不敢妄谈研究的。然而令教师们遗憾甚至有点愤慨的是,职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似乎离一线实际工作很远,并且经常相互矛盾、彼此批判,令人无所适从。这样的困境最终演化成一种动力,并在提升教师地位和专业化水平的国际洪流中喊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响亮口号。

    时至今日,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研究已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以成都市为例,几乎所有的公立幼儿园和大中型私立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以省市示范幼儿园等为代表的高品质幼儿园,教师们更是把园本研究搞得有声有色,这种局面让职业研究者们为之感叹。

    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有必要重新思考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为什么要搞教研这个问题。因为当任何事情发展为一种潮流之后,很容易让人忘记潮流背后的原动力,从而变成“随波逐流”,而这与学术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完全背离的。由于当前的幼儿园评估制度和教师考评制度,均将进行课题研究和发表学术成果等视作晋升的重要条件,同时又由于课题研究在客观上所带来的公众关注效应和“外部专业感”(有研究课题和论文成果的教师和幼儿园往往被认为是更加专业的),因此,难免有人将教育研究的意义局限于并异化为谋求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私利的工具,这是非常可悲的。

    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存在的理由均根源于人类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珍视。这样的表述或许过于工具主义,但即使从“教育作为生活”的视角来看,我们也必须承认幼儿园是教师的生活空间,并因此有必要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在关注教师在这个空间中的生命质量的同时,承认幼儿园首先是儿童的生活空间,正因为有了儿童的存在和会聚,幼儿园才得以存在并因此而会聚教师。即使我们不能从道义上和逻辑上,给予儿童在幼儿园中的生命质量以更多更优先的关注和重视,至少也应该从人本的角度达到与教师的平等。幼儿园教研就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谋求儿童的充分健康成长。

    假定有教师研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用一根绳子把30个孩子的手脚捆绑起来,以便看上去整整齐齐”,人们一定会觉得荒谬并感到愤慨,因为这和儿童充分健康成长肯定是违背的。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并默许捆绑儿童脑袋的研究。例如,研究怎么让儿童照着教师的样子,画出千篇一律的标准化蝴蝶,或者精益求精地研究基于室内虚拟环境的各种集体教学活动,而放弃甚至故意隔绝(往往以安全为借口)儿童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这种束缚头脑难道不比捆绑手脚更可悲、更可气、更可恨吗?

    有了前两个问题的思考,回答“怎么研究”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对于一线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而言,首要的不是掌握问卷调查表的设计,不是如何进行观察记录,也不是学会使用调查统计软件,因为这些都是技术问题,都还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要学会反思。学会反思就是学会把一个“我”变成两个“我”,当一个“我”正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另一个“我”就在旁边充当挑剔的观众和评论家。“这样的做法是最好的吗?有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吗?会不会使某些儿童某些方面的发展受到影响?会不会使某些儿童失去幸福感?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吗?”当教师在工作的时候反复思考这类问题,并努力寻求答案的时候,研究就已经展开了。

    当我们思考“做法”的时候,不能将其狭隘地理解为具体的行为动作。因为教师过于关注具体动作很容易迷失方向而无法自觉。教师要经常性地跳出具体工作流程思考一点宏观的问题,也许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过去习以为常并为之努力多年的事情,原来并非定律,甚至有点荒谬。找到这种感觉并伴随后续努力,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和生命价值或许就要涌现了。(李敏作者系成都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  

 

相关链接:

教育评论:“小学化”违背幼儿成长规律
海南省卫校毕业生讨公道续:教育厅考虑为学生更改专业
用创新和变革推动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发展 图
李继耐: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刘延东:加大力度标本兼治 切实治理教育乱收费
民办教育岂能靠公办招牌圈钱 山东清理“一校两制”
备战“五一”小长假 三亚对海鲜经营者警示教育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