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到2015年,北京市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要从现有的1.92平方米提高到2.1平方米。但据记者了解,在京的近90所高等院校,相当多数拒绝对公众开放其体育场馆,其中不乏奥运期间在高校修建的场馆,仅有几所对市民开放的,也收费不菲。
住所与北京某高校一街之隔的郑先生,每次看到对面两座崭新的体育馆时,心中颇有不平。场馆是高校的奥运场馆,对市民收费不菲,而周边体育设施少之又少。他有些不服气:国家修的场馆,百姓为何不能免费用?
记者来到郑先生所说的高校,“2008北京奥运”的标志还贴在场馆入口处。工作人员拿出价格表,每种项目明码标价,比如羽毛球,白天一小时为40元,晚间为60元,节假日上涨10元。记者走访了其它几家拥有奥运场馆的高校,发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体育场馆均未对外免费开放。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北京寸土寸金,除高校体育场所外,部分区县鲜有具备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市民们跑步经常要“到马路边跑”。而部分的高校坐拥标准化运动场,却拒绝对外开放。一方面高校对市民关闭大门,另一方面小区里的健身设备人满为患,居民锻炼无处可去。有市民质疑:公立高校是国家拨款,其场馆建设费用也是财政出资,土地属划拨,占用如此多的公共资源,理应给百姓“分杯羹”。
面对市民质疑,高校有关负责人颇显无奈。北京工业大学场馆管理中心副主任任启财告诉记者,高校体育场馆在平衡学校正常体育教学比赛与居民使用时间、场馆运营成本和收费标准之间存在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免费对外开放无法做到。
他以北工大奥林匹克体育馆为例,每周要对在校师生免费开放两天的乒乓球、三天的羽毛球,还要满足学校的教学训练,承接校外比赛活动,这就压缩了场馆对外开放的空间。另外维护成本高昂,去年维护费用为500多万元,而有偿对外开放的收入无力支付成本,还需学校支持。
任启财表示,场馆若免费开放,外来人员大量涌入将使维护成本大增,正常教学也难保证。对此,中央民族大学更有同感:该校露天篮球场长期免费对外开放,校外人员一到下午就大量涌入,学校教学只能在拥挤的操场上进行,学生意见很大,而校外人员为图省事,从护网往里钻,护网变得千疮百孔,每年的修理成本激增。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何伟曾表示,国家应给予高校体育场所维护、保养等费用的补助,以降低百姓健身成本。(记者邓崎凡)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