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弯腰2万次女生捡瓶捐慈善基金 我只行了世上最小善
来源:荆楚网  作者:  时间:2012-05-22 11:26:37

图为:捡瓶子已成为路珍的习惯《山西晚报》记者张文举供图

    她是李亚鹏在微博里寻觅的女孩:6年来,她在校园里捡废弃饮料瓶,换来的钱都捐给了嫣然天使基金,救助唇腭裂的儿童。

    27日,她将作为答谢嘉宾,被邀请参加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面对最近蜂拥而至的媒体,她只是反复说:“我从来没有想那么多,我只是行了世界上最小最小的善。”

    “自己挣的钱”有了去处

    开始的开始,路珍捡瓶子并非为了“嫣然”。

    这个1989年出生在山西长治郊县的女孩,在高二那年突然萌发了“自己挣点钱”的想法。看到学校清洁工收集塑料瓶子卖钱,她也心动了。那时一个瓶子5分钱,她第一次卖了1.8元……

    这些钱被路珍在小本子里夹着,因为这是她生平拿到的第一笔“不是父母给的钱”。有同学说闲话,说她捡瓶子是为了买漂亮衣服。她听了觉得很好笑,但自己也不知道“这些少少的钱”可以用来做什么。

    直到2006年底,她在央视《面对面》里看到主持人王志就嫣然天使基金专访李亚鹏。她的钱因此有了去处。2007年4月,她向“嫣然天使基金会”寄出了自己第一笔捐款:20元。

    “出名”后曾想放弃

    说起捡瓶子,路珍经验丰富:捡瓶子分淡旺季,夏天喝饮料的人多,她的“收成”就好。瓶子和瓶盖分开卖,不管有没有盖子,瓶子论个卖,瓶盖可以拧下来收集到一起,论斤卖。

    路珍捡瓶子都是早上6点半之前、晚上10点半以后。因为她自觉白天工作抢了学校清洁工的“生意”。捡来的瓶子,她都塞到宿舍床底下最隐蔽的地方。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她的事迹被学校公开宣传,整个长治市都知道了这个“捡瓶子的小姑娘”。但她的行为却不为所有人理解,甚至还有同学说风凉话:“你既然都做慈善了,那就再把教室卫生打扫一下吧。”

    但最终她选择了坚持。她说她想起了央视那期节目里,李亚鹏说的话:“我每次坐飞机都会向人分发嫣然的宣传卡片。不管别人是否接受,也不管别人用什么眼光看我,我都会递到别人手中。”

    6年,弯腰2万次

    这一坚持,就是6年。而路珍向“嫣然”捐献的钱,有4年是从武汉寄出的——4年前,高考失利的她选择了汉口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了一名自考生。一面是家乡媒体热捧的“爱心大使”,另一面是大考中的失败者。强烈的反差,让路珍发誓:再也不让任何人知道她捡瓶子的事。

    在大学,路珍捡瓶子的保密工作“很到位”,只有周龙宣等极少数室友大致了解此事。周龙宣说,路珍的家境并不算贫困,她捡瓶子的行为曾让自己感到疑惑。

    汉口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万初阳对路珍这个女孩印象深刻。在她的申请下,学校为继续教育学院考研学生开辟了自习室。路珍则主动申请管理自习室,同时打扫卫生。说到这事,路珍咯咯地笑了:“其实,我是有私心的。负责打扫卫生,才有了更多的机会捡瓶子啊!”

    持之以恒的善心最可贵

    如今,汉口学院图书馆考研自习室,路珍写的“废品回收处”的牌子还留着,学分已修满的路珍,已经回到了山西老家。

    在大学,路珍每个月给嫣然捐20元,加上高中的捐献,总额约1000元。《山西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让路珍再次进入公众的视线。李亚鹏在微博中写道:“路珍同学,我必须认真地说谢谢!向你鞠躬致敬!”最近,路珍受邀参加5月27日举行的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她很开心,但也只是说:“我其实没有做什么,我只是行了世界上最小最小的善。”

    嫣然天使基金工作人员说:“1000元,也许是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也许只是朋友们聚会唱次卡拉OK,或者只够都市白领买半双鞋。但这却是一个年轻人用捡来的2万个瓶子换来的,6年里她为了嫣然天使基金弯了2万次腰。”(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昱晔 通讯员祝璇 崔桢桢 张凯)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