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民风民俗
海南琼海闹春:传承中原文化 展现渔乡民俗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12-06-19 10:56:16 星期二


乐城舞龙队拜访城隍爷。郑 伟 摄

    乐城岛闹元宵:年仔比大年热闹

    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的乐城曾是琼海的政治经济中心。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乐城被设为乐会县治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历时652年。如今的乐城古风遗留随处可见。

    对深受中原文化熏染的乐城人来说,起源于中原内地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显得格外重要,当地人称元宵为年仔(小年)。“不管大年在哪里过,年仔是一定要回家里过的。”59岁的王春冠是土生土长的乐城老居民,他说,乐城人的年仔比过大年还要重要。

    历经千年随时代不断变迁

    乐城的元宵节历经上千年,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曾晖介绍,在宋朝,乐城元宵观灯,花灯品种繁多,巧奇百出。到了明代,乐城灯节活动更为红火,海南诗人杨碧云的诗为后人展现了当时的盛况:“满城罗绮飏香风,闹看星球火树红。”当海南本土戏琼剧出现后,热闹的元宵节场面也吸引了岛内琼剧名班到乐城来唱戏。

    到了清代,乐城闹元宵活动更是规模空前。除了挂灯笼、燃灯、放烟花、猜字谜、听琼剧助兴外,后来又增加了醒狮、舞龙、木偶戏、贺八音等表演。除了各种形式的表演,人们还会迎神,神的主角是城隍爷。而元宵晚上的舞狮、敬神肥鸡等活动不仅供观赏还参加比赛。这些习俗大部分延续至今。

 

相关链接

国外婚庆习俗:美国人怎样办婚礼?
海南民俗:乐东黄流镇乡村清明节传统祭拜习俗
海南民俗:海囗“二月二” 习俗
海南回族:隆重热闹的婚姻习俗

 


老渔民给鱼模贴彩纸鳞片。郑伟 摄

    乐城人四天的“狂欢节”

    王春冠告诉记者,乐城的元宵节一般要过4天,从正月十三持续到正月十六。最热闹的是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这两天,期间有四件大事:迎神、“打将”(即祭祀活动)、“游灯”和肥鸡赛。

    每到正月十三,乐城人的“狂欢节”就拉开序幕。从早到晚,其活动之多、灯火之盛,甚至超过大年初一。

    神明巡游在乐城人的元宵节中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各路神明的巡街从每年的正月十三晚陆续开始,巡游队伍沿途敲锣打鼓、演奏海南八音,舞狮队、腰鼓队、花灯队、舞鲤鱼队等齐齐出马。人潮随着巡游队伍游动,路上经常被堵个水泄不通。

    元宵节期间,乐城人还会举行各种比赛,比如对各种稀奇植物、舞狮队、肥鸡等进行评比,其中肥鸡赛最为有名。肥鸡赛由明代祭祀城隍爷的祭礼演变而来。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两晚迎神活动开始前,在规定的古游灯路线上,各家都会在门口摆出自家最肥的公鸡迎神。依照鸡是否够肥硕、鸡煮的程度是否恰到好处、鸡的造型是否美观这三条标准,评审团将评比出赢家。

    城隍爷在正月十六晚的巡游则是乐城元宵游灯的高潮。城隍爷的雕像被成年男子抬着,醒狮在前开路,身后则是八九岁孩子装扮成的六官辅治、八班随行,接着是花灯队、八音队、舞鲤鱼灯等,队伍浩浩荡荡。每户人家除了献上肥鸡迎神外,迎送的鞭炮更为热烈。

    王春冠说,这几年,有很多外地的客人来到乐城加入元宵闹春。但在老人们记忆中,他们年轻时的乐城元宵节更为热闹。王春冠曾从村里的老人那里听说,以前每过元宵,乐城的鞭炮纸都能没到膝盖。且不说老人们的描述是否有夸张成分,但凭此,我们也能想象当时那狂欢的场面。


乐城元宵肥鸡赛。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琼海人过年,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有着浓厚中原文化色彩的乐城岛闹元宵和代表着本地渔乡文化的鲤鱼灯闹春。这两种极具特色的闹春民俗作为琼海闹春的代表,近日入选了第四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晖是琼海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她全程参与了对琼海闹春这个非遗项目的调查和申请工作。虽然在这个已经进入盛夏的时节,无法亲身经历闹春盛会,但曾晖和一些当地居民的描述以及图片,为记者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闹春画面。

    省级非遗名录新入选项目之四入选理由

    极具特色的乐城岛闹元宵和沿海渔乡一带的鲤鱼灯闹春是琼海闹春的代表。

    乐城闹元宵是乐城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渔业生活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祭祀、竞技活动为载体的,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是保存较好的、能体现和谐、淳朴民风的文化载体,也体现了乐城民众在儒家含蓄的内涵中特有的狂欢精神。

    鲤鱼灯闹春是琼海沿海渔乡一道靓丽的海洋历史文化风景线,从明朝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鲤鱼灯闹春是琼海渔乡在春节期间所举行的民俗活动,此习俗在琼海市潭门渔乡尤为盛行。鲤鱼灯闹春是庆祝去年的丰收,展望来年的美好,是一种民间健康的娱乐活动。

    渔乡民俗:鲤鱼灯闹春渔民丰收

    如果说乐城的元宵节是中原文化在海南的传承,那么鲤鱼灯闹春则是琼海渔乡一道独特的海洋历史文化风景线。从明朝流传至今,这种在春节期间举行的民俗活动已有几百年。

    历史上的琼海渔乡以潭门镇为主,包括长坡镇和博鳌镇各渔村。每逢春节,当地村民都会组织鲤鱼灯队在春节期间闹新春。正月初三至元宵期间,游鲤鱼灯队便走村串户进行游灯舞耍。如今,这项习俗在其他地方已日渐稀少,唯独在潭门仍然保留。

 

    鲤鱼灯队受渔乡人欢迎

    鱼,对渔家来说代表着财富。鲤鱼灯进村入宅,喻意人丁兴旺,财源广进。所以,鲤鱼灯队走村串户,总能受到热烈的欢迎。

    每逢腊月来临,潭门镇的渔村便有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积极筹备鲤鱼灯队。他们自筹资金和自挑人选,全权负责购买和制作道具、教练舞耍鲤鱼灯等工作。

    潭门镇草塘村78岁的老渔民黄庆河13岁开始参与游鲤鱼灯活动。在黄庆河的记忆中,他所看到的最壮观最热闹的游鲤鱼灯场面,是1941年村中举行的一次元宵节“送灯”活动。当晚,村中父老邀请周边各村一共13支鲤鱼灯队集中汇演。

    曾晖介绍,鲤鱼灯队是应喜闹春节而临时组织起来的。这个临时团队的领头者,乡间俗称“鲤鱼灯头”。这个角色一般由渔村中热心游鲤鱼灯、有鲤鱼灯舞耍和道具扎制经验,以及威望较高者担任。

    鲤鱼灯队中清一色是男子,由十七八人组成。其中角色有钓鱼翁、舞珠、舞鲸鱼、舞鲤鱼、护鱼等,并配有三人负责敲打锣、鼓、镲。

    鲤鱼灯队进村添丁添财添吉利

    要组织一支鲤鱼灯队闹春,组织者在上年的腊月初就必须开始筹备张罗。

    除了鲤鱼灯头拎的马灯,乐手击打的锣鼓镲等这些可以租赁的道具外,鱼珠、鲸鱼、锦鲤,钓鱼竿、小虾或小鱼等都需要手工制作。这些道具的制作工艺,都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制作技艺。如今也只有村里的一些老人掌握这门手艺。

    在正月初三到元宵这段时期,每到夜幕降临的掌灯时分,鲤鱼灯队便开始走村串户舞耍鲤鱼灯。鲤鱼灯队舞耍到各家,渴望增丁增福的人家,会跟鲤鱼灯队购买鲤鱼灯,意为添丁添财添吉利。鲤鱼灯队舞耍一村又一村,每一家都不能遗漏。

    每年正月十六,是鲤鱼灯闹春的尾声。潭门人认为,经过舞耍的鱼虾便有了灵魂。因此,鲤鱼灯队都要举行销鱼仪式。鲤鱼灯头会带着饭团、浓酒和熟肉供奉并烧香祭,把所扎制的鲤鱼灯道具全部焚烧,请求各路神明把鲤鱼送回龙宫。

    然而,这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现状却并不乐观。曾晖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尚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鲤鱼灯闹春所承载的文化艺术活动已被冲淡。鲤鱼灯闹春的民俗活动只有口头传授,没有文献专著记载,年轻人又不热心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处境。(文海南日报记者符王润)

 

相关链接

国外婚庆习俗:美国人怎样办婚礼?
海南民俗:乐东黄流镇乡村清明节传统祭拜习俗
海南民俗:海囗“二月二” 习俗
海南回族:隆重热闹的婚姻习俗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