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乡村清雅幽静,只是积水的路段有些颠颇。上午10时,当记者一行赶到雕刻艺术匠人王科美家中的时候,他的佛像泥雕已经完成了大半,体态圆润的佛雕面容宁静而祥和,衣褶、眉眼处的细纹在王科美的精雕细琢下若隐若现,手艺之精妙让人赞叹。
“这只是个模型,大型石雕佛像会依照这个样子放大几十倍。”手上还沾有泥巴的王科美在和记者握手的时候稍微显得有点尴尬,王科美的家人则赶紧搬出木凳招呼我们坐下。
王科美的家位于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文彩村,是著名的雕刻艺术之乡。记者此前曾听人介绍,龙塘的民间雕刻艺术起源于陶瓷业的泥塑,延伸至石雕、木雕等,民间曾有很多雕刻艺术人才,这些艺人们除从事以日用品为主的陶器品生产外,尤其擅长龙头屋脊、蟠龙酒埕、人物塑像等工艺品,作品曾远销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地。1995年,龙塘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民间石雕)之乡”,2004年被收入文化部编印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概览》一书。
在王科美的家中,记者见到许多被王科美家人珍藏着的作品,其中有形态各异的陶瓷物品,有栩栩如生的石雕人物像,也有未经煅烧憨态可掬的泥塑神像。每一件都倾注了王科美的心血和情感,对他来说永远都那么的熟悉。
“这几件蟠龙酒埕、椰子罐和龙凤糖罐,是1978年做的,1979年被送到加拿大、西德、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参加过国际展览;这是泥塑石狮像,是大型石雕的模型……”其实,王科美的作品远不止这些。据了解,今年已59岁的王科美从小便耳濡目染父亲和爷爷的手艺,1976年正式进入龙塘陶瓷厂进行泥雕创作和产品设计,他的代表作品有:龙塘文圣庙的泥雕龙柱(麒麟送子)、海口新坡镇冼夫人纪念馆的冼夫人像、龙塘大力村神庙的双龙柱等,其作品立体感强,艺术性高。
采访过程中,一直守在旁边的一位老太太不时插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介绍,她是王科美的母亲,今年92岁。她告诉记者,她们家世代相传雕刻手艺,在王科美还很小的时候,她就经常挑着丈夫做好的雕刻品出去卖,那时村里人主要都靠雕刻手艺为生,从南渡江运往文昌、琼海等地的雕塑品不计其数。
如今,由于种种原因,雕刻业已经不再是龙塘人的主要经济产业,不少陶器厂已关门停产,涉足雕刻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龙塘镇党委书记林维东向记者介绍,龙塘现主要以服装加工业为主,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陶瓷加工、雕刻等工艺未形成上规模的产业链,经济效益大不如前。
尽管如此,王科美还是表示,希望乡土艺术能发扬光大,雕刻工艺应代代传承下去。据介绍,王科美36岁的大儿子王名强曾就读美术专业,学习绘画等艺术;王科美的小儿子王名弼则一直伴随父亲左右,师从父艺,如今已有很多作品是由父子俩共同完成。(记者李佳飞特约记者黄一笑 通讯员张新佳)
相关链接:
椰壳上的雕刻时光:寻访传统椰雕工艺龙塘雕刻:海口民间艺术出现于900年前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