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永暑礁海域里的海鱼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南海是个巨大的渔业宝库
据了解,省水产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担负着全海南渔业资源调查、海(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良种良苗引进繁育、养殖病害防治等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应用推广职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里,省水产研究所曾多次组织队伍,调查南海渔业资源状况。
李向民还清楚地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他担任琼海县水产局副局长期间,曾参与组织“南沙群岛”、“东沙群岛”渔业探捕,当时有5艘渔船、80位渔民参加南沙群岛探捕,探捕礁盘14个,净作业12天,以当时的比较落后的捕捞设备,仍捕获了海参72担和一大批高档的海产品。
“南海是一座巨大的永续的渔业宝库。”李向民告诉记者,2008年以来,该所将西南中沙海域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列为科研课题,每年派科研人员跟随作业渔船前往调查。几年下来,该所已基本掌握南海渔业资源分布情况,南沙群岛海域岛礁中上层鱼类渔业资源丰富,渔获品质优,总储量巨大,目前已知栖息鱼类有500种以上,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30多种,适合大范围大规模开发。
“西南中沙地处热带海洋,海洋鱼类生长速度快,繁殖速度也快。”李向民说,南海渔业资源自我恢复能力很强。以蓝圆鲹而言,这种鱼喜集群觅食,且繁殖力超强、生命周期短,如果不捕捞,也会很快死亡。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