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20名小学生7人答对
如果,这道题出现在你的期末试卷里,你会如何选呢?
对此,本报记者亲身实践,做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对象为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共20名;实验题为乐清小学统考一年级数学卷第8题。
先将选项遮住,只出示题干,让学生作答。其中3名写了“不知道”,但细问之下,理由为“没法算”和“不会算”。其余的,用加减乘除的算法计算出一个数字,答案五花八门。
再将选项还原后,7名学生选A“不能计算,没有答案”,11名学生选B“25+20=45岁”,另2名学生认为“不知道怎么选”。
将答案公布后,小朋友直喊“忽悠呀”。之后,他们说出了自己的纠结答题路,“开始我也觉得奇怪,桌子凳子好像跟老师年龄没关系,可又想,不可能没有答案吧。”
随后,记者将这道题以解答题的形式,拿给10名已参加工作人的做,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脑筋急转弯”。其中70%肯定地说,“算不出答案的。”
而在“不要怪我不信任”的微博评论中,一位大学生网友将乐清试题拿给室友做,结果,“全军覆没,都选了‘B’。”
说法
教育局:学生不能只会做加减乘除
这道题的背后,是怎样的出题用意?昨天,记者也询问了温州乐清市教育局。
“试卷由专门的命题组命题,我们也都看过试卷。这道题虽然看似‘无厘头’,但却是一道非常好的题。”一开口,该局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便直言观点。
那么,这题意在考学生什么?“希望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题意,而不是只会做数字的加减乘除。”她也更希望,“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人家给你什么,你便接受什么。”
这样的题,“常出现,在自主招生的考试中就有。而且,以后还会有。”
可一年级学生做这样的题,是否合适?这位工作人员认为:“一年级学生应该可以理解,而且,选择题的模式出现,难度已下降。”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