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托管,看起来很美,做起来挺难
要走出暑托班困境,只是从政策和外在环境进行变革是不够的,应该转变“保姆+培训”的固定思维,变“看管”为“体验”。
“家庭托管虽然便宜,但不够安全。机构托管虽然安全,但价格高得让人吃不消。难道就没有一种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托管办法吗?”一个网友在小区论坛上的牢骚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刘女士希望摆脱家庭和机构托管班,另辟蹊径。“之前我就咨询过女儿的幼儿园,能否开办托管班,得到的答复是,按照规定,公立园禁止举办任何形式的暑假托管班,我们所在的社区虽然以前办过公益性托管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停办了。”刘女士说。
比刘女士幸运的是,家住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学院路街道部分社区的家长们可以享受到孩子公益托管的服务。记者了解到,目前社区托管大致分两类,一类如北下关街道的气象社区办的全额免费托管班,限定条件为社区双职工家庭子女,并不提供午餐;另一类如学院路街道健翔园社区举办的以收取小额餐费并提供午餐的托管班。
社区办公益性托管班,接收辖区内的孩子,这种让家长省钱、省力、省心的做法尽管看起来很美,但实际操作遇到了重重阻力。
北京丰台区三环新城社区副主任李旭早在几年前就打算开办免费的暑托班,但安全问题一直使他犹豫不决:“家长把孩子送到你这里,你就得全权负责,要是有个磕磕碰碰,谁能负得起责任!”另外,场地也是社区免费暑托的掣肘,“小区的公共空间都被出租出去了,根本找不到一块免费的教学场地”。
“现在是人财两缺,一方面,师资不到位,暑期托管根本无法启动,虽然学生志愿者和义工能缓解这一情况,但是志愿者群体流动性较大,今天来了明天走;另一方面,社区拿不出更多的钱维持假期托管班的运转。”李旭说。
尽管如此,李旭今年暑假还是尝试着办起了社区暑托班,“我们举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试听课,头一天在小区宣传栏上贴了广告,没想到第二天电话就被打爆了,但由于场地限制,只能接收30名学生……”
孙宏艳经常想起自己小时候的“学习互助小组”:一个班级在假期分成几个小组,家离得近的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家长们轮流看管孩子。她建议,社区家庭在假期可以成立“假日小队”或互助小组,即几个家庭组织起来,让孩子们在假期一起玩,一起写作业,家长们根据工作情况轮流看管。
孙宏艳认为,要走出暑托班困境,只是从政策和外在环境进行变革是不够的,应该转变“保姆+培训”的固定思维,变“看管”为“体验”,像一些欧美国家那样在社区或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立托管场所,每个托管场所都有社区志愿者或者大学生、高中生志愿者提供服务。孩子们既可以在这里玩耍、写作业,又可以体验各种职业,比如学做面包、做泥瓦活、修自行车等。这也是利用假期对孩子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