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农村贫寒家境的我,青春的血脉里奔涌着想当一名导演的理想。周围的同学一个个先后考学成功进入象牙塔或是走上工作岗位,而我依然执着地耕耘着电影文学梦,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老三届”。
那时,我也着实为自己的前途有所忧虑,但是每当捧起电影书籍,读到大师的言论,欣赏名导的风采和影片,心中的信念便会滋滋燃烧成一种生命的火焰。
我忘不了出门的行囊,有些艺术感又略带流浪意味的背包,里面装着满心的希望,伴随我第一次进京赶考。北京电影学院是我向往已久的电影文学殿堂。紧张的艺术类考试过后,前往追梦的人大多像我沮丧叹息。住在廉价的地下室,同是天涯沦落人。不过,年轻就是资本。我们击掌重振旗鼓,一定会卷土重来。
次年,我们这些战友又在上海见面了。考前的夜晚,黄浦江水虽有灯光映照,我却看不清哪里是岸哪里是水。之后,许多和我一样再败再战的战友又一次遭受了沉重打击。回顾曾经的努力以及几天同民工同宿建筑工地水泥管的境况,辛酸迅速袭上心头。
泪干后,萌发了第三次进军的念头。这次似乎成熟了许多,遗憾的是,偌大的北京城最终仍容不下我这粒小小的沙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无尽的伤愁,回到了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电影不要我了,还是我不配电影?我无法去分析去回答。当时不知是什么力量,我毅然决然地自行推倒了构筑电影梦想大厦的基石。我想,将某些事情的结果放在整个人生中去考量,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曾经付出了努力了奋斗了,再大的苦终成回忆,甚至是一笔财富。
学会放弃,有失也有得。后来我考上另一所大学,走上了偏离最初梦想的工作岗位,同样干得有声有色,我心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