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全力回答“钱学森之问”
关于师生
羊城晚报:新学年有多少新教授、新老师到位?
朱清时:我们9月份还有一、二十个(老师)要到位,目前我们签约了70多个,已经到了30多位。所以,目前我们老师是足够了。
羊城晚报:新生的课程如何安排?
朱清时:50分钟一节课,然后10分钟休息。课程包括数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实验、化学基础、国学经典,英语、体育,还有生命科学的课程。
因为之前的经验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一门选修课都不肯放过,全部都选了,使得他们课业负担很重。所以今年的新生就只安排了这些课程。
羊城晚报:现在学生和老师比例还是3:1吗?
朱清时:初期计划是3:1,但是以后这个比例会增大,因为3:1成本太昂贵了。我们希望的生师比是8:1左右,这样仍然要比普通的大学要多一倍。
关于规划
羊城晚报:南科大能实现完全的自主招生吗,大概是什么时候?
朱清时:这个是我们的长远理想,但必须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才能实现。比如,我们这次自主招生要看学生的平时成绩就很困难,因为整个中等教育的大环境并不重视这个,没有这样的客观依据。要完全自主招生,中等教育也得改变,给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创造条件才行。
羊城晚报:今年学校会考虑招收研究生吗?
朱清时:这个我们要先把研究基地建好。校园今年年底才交工,临时校园没有实验室的地方,所以可能要明年才能建好。现在深圳市已经批准我们建设并且批准了经费,初期建四个研究中心,还有一些教授的研究实验室也已批准正在筹建。
可喜的是,南科大的青年教师第一批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就有8个得到了批准,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今后会申请更多的科学基金,可以把我们的研究基地尽快地建立起来。
关于创新
羊城晚报:被教育部正式纳入旗下,会不会阻碍创新之路?
朱清时:创新必须在国家的大环境下来做才行,被纳入教育部的规划之内使我们少了很多法律上的障碍。当然有些教育法律法规不合理,我们的努力也会促使社会认识到它,以后逐步修改它。
去行政化方面,主要是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度和教授治校,我们不断地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作用,让教授在学校重大的和实质性的问题上起重要作用。
羊城晚报:今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朱清时:我们坚定不移走教育改革创新之路,坚定不移地尽我们的全部努力来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坚定不移地探索在中国大批培养创新人才的这种方式。
具体来说,老师讲课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燃起想象力的火花,不能完全照本宣科,这个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宿舍会采用书院式管理,就是老师和学生住在一起,他们有问题随时都可以接触到这些教授。
羊城晚报:教育部给予学校多少创新的空间?
朱清时:这个很难定量,经过我们不断地说服、争取,得到的已经很多了。比如今年招生,我们争取的是提前批次录取,然后按照三种方式(高考、自主招生和平时成绩)综合评价学生。招生结束之后马上打了总结报告,教育部还没有回复。这是第一次尝试,我们的探索是成功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