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中国基层学校食堂调查:“谁来做饭”成校方烦恼
来源:半月谈   作者:  时间:2012-09-03 16:53:47

  舌尖上的校园:基层学校食堂调查

  编者按:食堂,是集体生活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学校食堂更是紧密联系着几代人的教育经历。只是,学校食堂给大多数人留下的记忆,恐不如“舌尖上的中国”那般美好。

  学校食堂建设滞后已经引发诸多问题:校园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中小学学生营养缺乏、一代人的健康受到威胁。终于,事情要改变了。2011年起,“免费午餐”计划从民间慈善行动走入政府工作日程,国家正式推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守护中小学生饮食营养的行动拉开了序幕。

  然而在不少地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或因学校缺乏食堂而停滞不前,或因食堂软硬件质量低下而问题重重。显然,离开食堂这个必要载体的建设,营养改善计划将难以为继。

  学校食堂非小事。当前,学校食堂建设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央财政2011年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校食堂建设;今年6月,教育部等15部门公布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同时印发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对学校食堂建设的责任和标准均已明确;7月到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教育部门在全国开展学校食堂安全督察;许多地方政府都在陆续投入学校食堂建设专项资金……

  但基层学校食堂建设绝非易事。长期以来的忽视和空白,导致食堂建设历史欠账严重;在农村生源减少、撤点并校的新形势下,基层学校食堂更以资金投入之大、人员需求之多、安全责任之重,在许多学校负责人眼中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小小的学校食堂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健康成长,尽管困难重重,但重任在肩,不容推卸。当前,基层学校食堂现状究竟如何?各地能否迎难而上,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健康的保障线?半月谈记者奔赴四川、陕西、广西、江西等地进行了深入调查。

  舌尖上的忧虑:基层学校食堂现状

  无处安放的那些食堂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是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该县枣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所拥有600多名学生的寄宿制学校,但学校食堂仅能容纳200多名学生同时就餐。学校的解决办法是将学生分为3拨,每顿饭轮流用餐。

  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双桥乡中心学校,近千名学生中80%是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食堂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一栋100多平方米的老式红砖瓦房,不仅建筑陈旧,餐具、厨具也十分简陋。用餐区共40多平方米,4排水泥做的餐桌上贴着白色瓷砖,没有坐椅,仅能容下六七十人。教师黄崎告诉半月谈记者,这个食堂在全区算中等偏上的,许多校点的食堂更差,有的仅有一个灶而已。

  更多的基层学校食堂,是从校舍中“挤”出来的。半月谈记者在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隆旺小学了解到,学校386名学生有371名住校,校长韩炳光称最大的困难是房子不够。学校牺牲了师生们的“冲凉”条件,将师生的洗澡房改造成厨房,添置灶具等设备后为学生开伙做饭。“我们这里夏天热,天天都要冲凉,现在只能另外搭个简易棚子给学生冲凉用。”韩炳光说。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近年来农村教育轰轰烈烈开展的撤点并校,让原本紧张的寄宿制学校教室、学生宿舍资源更加紧张,学校几乎没有空房扩建食堂,也缺少资金新建食堂。而非寄宿制学校、地处偏远的学校以及50人以下的教学点,大多并无食堂存在。

  云南省宣威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光厚表示,全市有196所学校无食堂且无空房可以利用,约占学校数的1/4。经测算,修缮扩建或新建食堂需要投入1.25亿元左右,但配套资金严重不足。

  食堂管理混乱导致校园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除了硬件设施,基层学校食堂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广大学生和家长深为关切的事情。然而,根据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省份有关事件通报》,仅从2012年3月到5月初各试点省份就上报8起校园食品安全事故,让人们对基层学校食堂充满忧虑。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2012年以来,许多地方纷纷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如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在全省组织开展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学校食堂3289家,通报批评254家,限期整改941家,立案查处63家。显然,学校食堂现状不容乐观。

  基层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乱象无疑与管理混乱密切相关。在今年6月教育部等15部门出台有关文件以前,我国长期缺乏全面规范学校食堂运营的统一规定。

  涉及学校食堂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仅有针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的内容,而对食堂菜品质量、财务管理、运营模式等方面没有规范要求,使学校食堂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由此,一些学校食堂经营单位及个人的准入把关不严,管理不规范,有关部门对学校食堂缺乏常态化监管。

  缺乏监管及动态调整机制,也使得食堂菜肴价格乱象频出。近期,由于食堂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给食堂运营带来很大压力,一些学校食堂通过调整饭菜数量搭配等变相涨价,引发学生强烈不满。

  膳食补贴难治本,食堂建设呼吁加速

  食堂建设滞后已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在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许多学生存在营养不良,身高体重达不到适龄标准的“小不点”比比皆是。即使在东部,这一问题也不容忽视。

  浙江省疾控中心一项历时5年的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监测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和监测的19万余名中小学生中,有超过1/4的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不达标,其中营养不良率为15.26%,肥胖率达10.40%。这与学校食堂饮食营养不足或营养指导缺乏的现状密切相关。

  在基层学校食堂,厨师业务素质不高,且流动性大,普遍缺乏营养知识,更没有配备营养师,无人指导、也很少考虑膳食营养问题。与此同时,学校对营养改善、科学用餐等知识的讲解偏少,学生缺乏营养知识等问题普遍存在。

  曾深入调研学校食堂问题的江西省政协委员许小欢表示,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校布局调整及资源的有效整合,各地寄宿制学校日益增多,学生在学校用餐、特别是用午餐的人数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西省中小学校的学生在校人数约有700多万,其中在校用餐(部分为午餐)人数达到400多万。随着基层教育资源整合步伐加快,食堂建设滞后引发的学生营养问题将进一步突出。

  据了解,2011年国家开始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由国家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99个县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按每人每天3元标准提供营养膳食补贴。其供餐模式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分为学校食堂供餐、企业或单位食堂代为供餐、个人或家庭托餐等三种形式。供餐内容可以是完整的午餐,也可以是提供蛋、奶、肉、蔬菜、水果等加餐或课间餐。

  记者在陕西省调查发现,当地学校基本采取有食堂学校由食堂供应正餐、无食堂学校由学校购买食品提供加餐两种形式。但是二者均难以令人满意。许多学校食堂由于财力问题,仅在3元钱标准内供应食品,有的学校食堂正餐天天就是米饭加土豆丝、大白菜,有的农村小学仅为学生提供米线、面条、菜夹馍等,营养明显不足,受到了家长的质疑。

  在长武县的59所非寄宿学校,基本都采取“课间加餐”形式。在洪家镇长灵小学,学生每天除了鸡蛋、牛奶之外,还可以吃到面包、麻花、烤饼、火腿肠等食品。一些老师私下认为这种外面企业加工的“营养餐”并无多少营养。一些小学校长反映,要给学生吃正餐,学校就得建厨房、餐厅、购买桌椅碗筷等,就需要大量资金,而学校拿不出钱,只能先保证学生充分吃够国家发的3元钱。

  显然,3元钱的膳食补贴并不足以解决学生营养问题,治本之道仍在于加强学校食堂建设,让学生在安全、正规的食堂里吃到营养充足的正餐,方能保证其健康成长。当务之急,是将食堂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位。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