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态探讨
家长
从小进名校 孩子才更接近下一个名校
从网帖争论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家长会选择为孩子择校,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对很多家长而言,大家内心都存在着一种“名校情结”。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有这种心理的家长。
“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唐女士家的孩子今年11岁,在琅琊路小学上学,她对记者说,小孩从小学开始择校,马上还在准备择校让他上好的初中。“从幼儿园升小学时,我们就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想让孩子上好点的小学,接受更好的教育。”
唐女士认为,好的学校不仅仅表现在教育质量,还有人文氛围。“孩子在诸多优秀的孩子中间成长,对他自己也是个潜移默化的影响,毕竟我们家长与他在一起的时间不多。”而且,唐女士说,上了名小学,会更有把握去名初中、名高中甚至名牌大学。“进了重点名高中后,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迈进大学校门了!”
此外,唐女士对记者说,现代社会中,生活圈子很重要,孩子从小认识的人,以后进入社会后都是一种资源,这样就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专家
发帖家长有嫉妒心理 理智面对择校,适合的才最好
发帖以及网友的辩论,主要是针对当前的择校大背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个网帖,也让不少家长们对择校问题有了深深的思考。
扬子晚报记者联系到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潘春雷。潘校长对记者说,看到其他人考了好成绩就质疑是否存在猫腻,那面对山区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作何感想?这样的心态是一种嫉妒心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潘春雷校长对记者说,网帖所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大家对学校的评价,也就涉及到现在家长们普遍关心的择校问题。潘校长对记者说,现在教育部开会一直在强调教育均衡的问题。南京市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的发展都比较均衡,现在所聘用的老师都经过高等教育,加上信息化教学等,教学资源互通共享,师资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慢慢消失。
潘校长说,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好中差三种学生,“有的学生本身很优秀,可是进了名校后或许就成了凤尾,成为差生,这样的落差会让孩子有很大压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感到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有人可能会被压力压垮,而与此同时压抑了潜能的发挥。只能导致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潘校长说,名校可能锻炼机会多,但是每一个机会都是靠竞争得来。而去了一所相对普通的学校,他可能会得到更自由的学习机会,各方面潜能更容易发挥出来,同时自信心也越来越大。“但是现在很多家长的心态都比较功利,有人甚至想不到,有些孩子去了好学校可能被淹没,甚至成为差生。”
链接 杭州今年实行“零择校”
据媒体报道,浙江2012年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阳光招生”,出重拳治理公办中小学乱收费顽疾。杭州市教育局随即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择校限制令”,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严格禁止收取择校费与捐资助学款,要按学区来招收学生,即“零择校”。
2012年杭州市推行公办小学初中“零择校”,收回了学校的“自由裁量权”,同时杭州市教育局首次将各所小学的入学报名进行联网管理,以便监督和究责。市民表示,只有真正做到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硬件软件的公平,“零择校”才是理智的,而不是强制的。(记者李冲)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