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大学生“替父扫街” 社会实践的标杆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时间:2012-09-05 10:43:15

  新闻回顾

  8月起,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2时,陕西西安双仁府街都会有个22岁的秀气女孩晴晴,穿着橘红色马甲在打扫卫生。原来,这名大三女生感念父亲的辛苦,便帮父亲干活。据保洁公司介绍,每到寒暑假,片区大街小巷总会出现大学生保洁员。“娃们不容易,环卫工人更不容易”。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是穷人的孩子想“早当家”,而是穷人的孩子不得不早当家。父亲年龄偏大、身体不好,却为了攒够女儿的学费,干起了“很脏、很苦、很累”的保洁员;放暑假在家的女儿心疼不已,穿起环卫工作服,挥舞着扫帚,成为一名大学生保洁员。“替父扫街”将父辈的付出和子女的感恩勾连起来,向公众呈现了一幅父女情深的动人画卷。

  对于晴晴来说,“替父扫街”不仅是一种亲情互动,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与冠冕堂皇的说辞、走马观花的形式相比,脚踏实地的付出、亲历而为的行动才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义。通过扮演环卫工人,晴晴不仅可以加深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服务社会,让城市环境因为她的梳妆而更加美丽。

  大学生“替父扫街”之所以备受关注和好评,在于击中了人们的情感软肋,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亲情与劳动的思考。对于许多城市孩子来说,学习是主要任务,很少参加家务劳动,更别说替父母扫大街了。在有些人看来,体力劳动者本来就低人一等,更何况是风吹日晒、抛头露面的环卫工人。

  正如晴晴所说,自己刚刚穿上环卫服拿着扫帚清扫马路的时候,心里也有些不自在。但她后来看到还有其他同学也都在帮父母扫街,慢慢地也就放开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大学生保洁员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获取了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将“替父扫街”推动成为一项品牌活动。

  从概念上看,大学生和环卫工并不搭界;却因为血缘亲情,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在这群“替父扫街”的大学生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勤劳、孝道等传统美德的传承,也体味到了亲情互动的温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勇于担当、认真履职的角色扮演,既打破了人们对于“90后”的刻板印象,也为大学生树立起一个社会实践的标杆。杨朝清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