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9月7日消息(记者雷琼宇)当陈小玲出现在记者面前时,着实吃惊:身材不高,而且戴着眼镜,似乎就是稚气未脱才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随着交谈的深入,这位不怒自威的女子却立刻改变了之前的印象。在海口十中执教12年,是什么让她坚守一份看似普通却做的有声有色的工作?是什么信念让她一直走到了今天?
她说,“教育孩子要讲方法”
陈小玲告诉记者,当她从海南师范大学毕业时,对未来抱着美丽的幻想,憧憬着为教育事业大干一番的宏愿。2000年,陈小玲来到海口十中任教,担任初中年级的语文老师,并做起了班主任。
如何让孩子们接受承认,喜欢自己呢?通过观察,陈小玲有了自己的“计划”,她从班风建设入手,首先在日常行为的规范化上给孩子们“立规矩”。比如,上课不要交头接耳,东张西望,课间休息不要追逐打闹、大吼大叫。当她宣布这些“约法三章”时,孩子们立刻炸开了锅,甚至有孩子“顶牛”:我在家爸妈都没管这么严格。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如果只是看到陈小玲严格的一面,那就错了,因为她这是“软硬兼施”。“我爱学生,尊重这些孩子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他们就要严慈相济。”在班会上,针对有学生爱吃零食并随地抛丢包装袋的问题,她讲了《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故事,讲了日本开亚运会期间不曾在座位上遗下一片垃圾的故事,联系中外青少年素质与国运兴衰的分析,让孩子们感受到“小事亦见大品质、小事养成大品质”,及时倡导“自我清洁、自我管理”坚持每天检查,每周评比。一段时间后,孩子们都养成了好习惯,值日卫生做起来也轻松多了。
开局不错,乘胜追击。在教学过程中,陈小玲发现有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就利用班会时间加以民主讨论和引导。例如:“韩流”问题。学生大部分都迷“韩流”,但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在迷歌星、影星之外还能有所收获呢?
在班会上,她引用了《读者》上的两篇文章,给他们讲了韩国人在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抗议行为中体现出来的骨气,讲了韩国“泡菜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团结精神,又讲了中央三台播放的“第三届中韩歌友会”韩国歌舞队体现出来的互助精神,给他们介绍了韩国民族精神中的精粹,让他们知道,韩国除了“歌”和“秀”之外还有很多壮美的东西,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生们由此获得知识、懂得品鉴美,懂得应该开阔视野、开阔胸怀,学习客观地分析问题。
她说,“关爱应从细节做起”
作为班主任,陈小玲说不仅要教学,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调解学生的矛盾,做学生的亲人和朋友,学生经常把许多心理话告诉给她,她也给了学生不少的引导。
小陈、小符、小张、小林、小陈等同学原先学习不自觉,经过陈老师的多次笔谈、面谈、课堂引导,一年后有了显著的转变。小陈同学原先从不交作业,在陈老师的引导和安排下,他和以上几位同学利用上课时本打算浪费掉的时间来写日记。讲评时,陈老师极尽一切赞美之词表扬他们,令他们慢慢对自己产生了信心。
陈小玲偶尔忘了将日记本带到教室,他们还会急切地询问:“今天不写日记吗?”一年后,这几位男生的作文分数从8分、10分变成了32分、35分。小曾同学原先上课喜欢讲话,特别是题外话,她多次教育并且在课堂上多次给他发言的机会,现在的他是回答问题的活跃份子,语文学习的兴趣自然也提高了。
陈小玲向记者讲诉了一个叫小周的特别故事。13岁的小周,平时性格开朗,学习一直不错,可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小周一到天气热的时候整个人精神状态特别好,可是一到冬天就变的萎靡不振。小周反常的表现引起了陈小玲的注意。一次去做家访时,才揭开了小周不为人知的秘密。
原来,小周的妈妈在市场买菜,父亲蹬三轮车干活,家里经济状况特别差,就一张床,冬天里就只有一张薄薄的被子。每天晚上一家五口人“轮流睡觉”,小周的姐姐、哥哥和妈妈睡上半夜,他和父亲睡下半夜,有时太冷了就围着煤炉取暖、看书,做作业。看到这个情景,陈小玲当即买回来三张新被子,新床单。这让小周的家人非常感动,给小周幼小的心灵留下美好的回忆。多年后,已是大小伙的小周大学毕业后还专门来看望“陈老师”,感谢当年的举动让全家度过严冬。说起这事,陈小玲双眼潮湿。
她还说,“这辈子就做老师这件事”
陶行之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教师这份工作中,因为不停付出,因而得到了无数孩子的真心交换。孩子们会说:“下课了吗?怎么会这么快?”孩子们会在日记本上贴上小纸条:“老师,先改我这本,改完立刻找我!千万千万!一定一定!”他(她)们还会说:“你推荐给我的书我昨晚一口气看完了!”接着就告诉陈老师,他(她)不同意老师对主人公的看法。
在课堂上,陈老师语言富有激情,传递对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分明爱憎;在课堂上,陈老师和学生的泪水纯洁明澈,展现了语言的无穷魅力和思想的强大力量;在课堂上,陈老师的分析冷静犀利,直指人类的惰性和自私,催人反省,促人奋进;在课堂上,她的幽默似讽又真,让学生在哈哈大笑之后又悄悄红了脸,悄悄地改掉坏习惯……
除此之外,陈小玲老师还多次发挥特长,积极辅导学生参加省市区级的各类学科竞赛、演讲朗诵比赛,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在辅导期间,采集素材、撰稿、试读、推敲、反复修改、逐字逐句反复推敲试读、引导学生体会感情并准确诠释感情、设计动作、反复比较挑选配乐、剪接配乐、挑选服装,所有辅导工作都是利用放学后的时间进行,常常训练到天黑。在经过对作品的反复体会、诵读之后,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增强了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