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9月7日消息 当普通学校的老师在感叹“桃李满天下”时,有谁知道,让一名聋哑儿童考上大学是多么不容易!教一个“de”的发音要花一个星期,如果学生低下头就不能“听”讲……虽不能桃李满天下,但只要孩子们发出一个简单的声音,就足以让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开心好几天。让我们走进海南省海口市特殊教育学校,倾听这一群平凡又伟大的特教老师们质朴的心声。
校长赖亦萍家里有个“第二办公区”
9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府城薛村里的海口特殊教育学校,虽然已经开学上课,这里却没有熙熙攘攘的欢笑声,因为这里的孩子多是难以发出声音的聋哑儿或智障儿。“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做别的。”在特教行业工作近10年的赖亦萍,可谓是学校名副其实的“妈妈”,小到孩子今天上什么课,大到学校筹款建楼,她都亲力亲为。
在特教行业里,赖亦萍“找到了个人存在对社会的价值”,“因为特殊教育是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幸福的收获。”从只有2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有600人的规模;从借地办学到拥有一栋近5000多平方米楼房作为教学楼,赖亦萍走得不容易,因为做不完工作,她只好带回家里,丈夫戏称:家里有个特殊教育学校的第二办公区。
教务处主任陈红华趴在地上与孩子“较劲”
18岁从南京特殊教育学校弱智专业毕业的陈红华是一个五尺男儿,在19年的特教生涯中,他练就了不凡的耐心和细心。
聋哑儿童上课与健康孩子不一样,所有的交流只能靠手语、动作,只要孩子一低头,就无法“听”讲了,“有时候他们心情不好,就会低下头,或趴在桌子上,课就没办法继续了。”陈红华说,每当这个时候,他会轻拍孩子的肩膀,如果还不行,他就“耗”——一直坐在孩子身边,甚至趴到地上去,仰头看孩子的脸,逗他笑,让他知道有人在关心他。
今年,他又回到高一年级带职业高中班,“我们会教孩子缝纫、美容美发、计算机应用。”陈红华说,这些技能,都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来教的,“希望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也希望用人单位能将他们当真正的员工来对待。”
聋部老师赖俊洁我们没有“桃李满天下”
“我们没有太多的学生,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只要学生开口发出声音,我们就开心得难以言喻。”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赖俊洁说。
在大学里赖俊洁学的是康复,“我曾经帮助3名聋哑儿童康复并回到普通幼儿园上学。”赖俊洁说,她在聋部小学三年级任教,因为受到家长的追捧,成为了全校最大的班,共有19名学生。
“一次为了让他们发出de的音,我整整教了一个星期。”赖俊洁说,特教学校的孩子教得不容易,因此老师也不能说桃李满天下,从教七年来,她接触过的学生不到40个。她爱孩子,每年都给学生拍照,一年年对比学生的成长。“我们不敢期盼孩子能上清华北大,只要他们能自力更生,对于我来说,就是成才了。”赖俊洁说道。(记者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