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专家称克服青少年焦虑需心理补钙 别把郁闷挂嘴边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时间:2012-09-28 16:29:04

  别把“郁闷”挂嘴边:专家解析克服青少年焦虑感需“心理补钙”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一初二女生喝农药自杀身亡,此前她被指盗窃同学的253元现金,她选择以生命为代价证明清白。“253元=一条命”此事最近在网上引发热议。“花季少年就这样放弃了生命,为什么这些青少年如此不堪一击?”网友“妮可”的追问代表了众多网友心声。

  网友“爱出风头”说:“我明白名声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我理解这个小女孩的痛苦,但再怎么样也不该以生命作为交换。生命都没了,还要‘清白’做什么?何况还有父母。”

  据早前世卫组织的一项报告显示,青少年死亡的主要途径一是意外,二是自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曹浩认为,现代青少年健康的标准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良好四个方面。能够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的情绪,有较好的人际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耐受能力和健全的个性特征,这些都是身心健康的标志。但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厌学、叛逆、人际关系紧张、适应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等比较突出。

  有些青少年经常把“郁闷”挂在嘴上。针对这一特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很多研究都表明,青少年的焦虑感高于成年人,这和整个社会导向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在网络时代,许多青少年的交友以网络为主,于是渐渐地形成了‘非人化’倾向,更多地依靠机器和网络。“一些大学生告诉我,他们在宿舍里也不说话,大家都拉着帘子呆在自己的床上,要和同屋人交谈也用QQ,这也是造成青少年易出现心理问题以及沟通交往能力差的原因。”孙宏艳说。

  以生命证清白的懵懂少年给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敲响了警钟。怎样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补钙”,让他们心灵强健起来?网友“达邦”在论坛中发帖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中最朝气蓬勃的年代,身体和心理都应是最健康和阳光的,但这个中学生的‘舍生取义’,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学校、社会、和家长在心理教育方面出了差池:学校教育‘唯分数论’,忘记了心理健康教育;家长给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只考虑学习而忽略了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的意义;社会大环境对人才评价也是把学历看得过重,这些都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如何将青少年从偏离的“心理跑道”上拉回来?如何在培养他们优异的成绩、强健的体魄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强大的心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所长吴庆认为,首先政府应重新确定青少年工作新定位,完善青少年保护工作,反思教育机制,调整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育价值观点,重新构建青少年教育新体系;其次,学校应加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机构和团组织的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全面提升青少年抗挫折能力,重新振兴青少年“心”力量。

  正如网友“这回不优雅了”所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未来社会是否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应给予青少年更多的理解与宽容,用善意的行为来帮助他们,这是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责任。”(新华网记者姜春媛)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