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要特别关注残疾人教育
政府要舍得在特殊教育上投入
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特殊教育学校。这里的孩子们有的正跟着老师的节奏敲打着小鼓进行听力训练,有的跟着老师一起跳舞……这些聋儿经过训练后已经能唱歌。
特殊教育对于残疾儿童康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特殊教育也成为分组审议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时,常委会组成人员热议的话题。
应关心残疾人事业从业者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非常不容易,除了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资质、能力、道德品质之外,还需要担任康复师、家长等职责。对这些教师的资质要求比较高,他们的工作负担也非常重。但对这些人,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关心都是不够的,比如对于他们的特惠政策,虽然有15%的特教教师补贴,但是没有完全落实,而且即使落实了15%的特教教师补贴也不足以吸引足够数量的、素质高的教师投身到这条战线上来。”李重庵委员认为,对特殊教育,不仅教育部门要重视,社会和政府也要重视。
方新委员说,要特别关心支持做残疾人工作的人,比如特殊教育学校、福利院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这些人相对其他行业的人付出更多,但是得到的回报,特别是物质上的回报比较少,对做残疾人工作的人也要有相应的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席蔚菁建议,应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提供基础建设保障。特殊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基础建设保障。要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要在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和校长的比例。同时,要加强学校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要为残疾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康复治疗和职业训练配备专门的教学仪器和训练设备,加快设计编写与当前社会状况相适应的残疾儿童专用教材。
要保障经费加强特殊教育
“残疾人想就业,必须要有文化,有一技之长。而有文化、有一技之长,就必须依赖特殊教育。国家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市县还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如果残疾人连文化都没有,怎么解决就业问题?”白景富委员说,特殊教育学校应该环境最好、硬件最好、老师的力量最强,这样特殊教育才能发展。残疾孩子上学在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方面甚至比健全孩子表现还好,关键在教育部门要重视特殊教育,政府要支持,要舍得在特殊教育上投入。
“我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已经18年了。残疾人的保障关键在于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而自强自立关键在于特殊教育。”席蔚菁说,我国现行的特教制度体系建设不全面,执行效率较低,影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对特殊教育的长远发展缺乏法律层面的远景规划和制度约束。同时,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全国特教学校面临的普遍问题,特别是民办特教学校,因其民办性质而没有政府的投入
席蔚菁建议,要拓宽经费投入渠道,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提供基本的经费保障。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是决定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要建立完善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负主要责任,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的经费投入机制。
此外,席蔚菁建议,要拓宽特殊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引导社会捐助、慈善基金等更多地投向特殊教育领域,通过税收优惠、学费补助等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同时,建立政府资金投入民办特教学校的渠道和机制,利用民办学校的体制优势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特殊教育领域中来。
肢体残疾孩子可随班就读
“总体来讲,残疾人接受教育困难重重。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是4.08%,但是15岁及以上残疾人口的文盲率高达44.28%。教育对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重要条件。”陈斯喜委员说,现在的特殊学校有一些,但还是严重不适应残疾人接受教育的需要。一些地方也采取了一些随班就读的方式,有些儿童随班就读可以跟得上,但是多数效果并不是很好。
“建议对残疾儿童的状况进行分类,有些属于盲人、聋哑人和智力残疾,另外一类是肢体残疾,在教育方面可不同。盲人、聋哑人、智障的孩子不能和正常孩子一起上课,在这种情况下,特教学校的建设很重要,而且对于特教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充分重视这一点。”吴启迪委员说。
吴启迪建议,对肢体残疾的孩子来说,随班就读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不要把这些孩子和健康的孩子从小就隔离开来。随班就读对于残疾少年儿童的发展有利,使他们将来不会孤立于整个同龄群体。想做到这一点,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无障碍设施问题,许多学校有这个愿望,但是做不到。(记者于呐洋)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