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海南琼剧:在变革中屡获奖项
来源: 新华网 作者:陈 耿 时间:2012-10-09 15:15:11 星期二

解放后:“暖春”过后亦多变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琼剧界通过斗争班主、戏霸,废除班主制等一系列措施,离散的艺人重新归队,萧条已久的戏曲舞台,又是急鼓繁弦。琼剧这个频临灭亡的剧种,恢复了新的生命。

    1953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戏曲改革委员会海南分会”成立,开展“改人、改戏、改制”的三改工作,并以海口市“集新”、“新群星”两个私营琼剧团为改革重点,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文化、政治学习制度,加强剧目管理和艺术辅导,提高艺人的业务水平。

    次年1月,海南首先将海口市集新琼剧团,由民营性质改制为“民营公助”琼剧团。1955年,国务院颁发“职业剧团登记条例”,全区开展职业剧团挂钩登记工作,至1956年上半年结束,发给营业执照。挂钩登记整顿后,全岛剧团共22个,其中琼剧团16个,粤剧团一个,木偶剧团5个,人数约1000人。琼剧团中,“集新剧团”为海南重点团,“新群星剧团”为海口市重点团,其余14个剧团(艺新、人和、导星、联合、联强、联光、群众、民声、联艺、新联星、群艺、琼星、南强、华丽),归口各县管理和领导。

    1956年8月7日,“广东琼剧团”成立,该团为集新剧团原班人马,共72人;12月6日,新群星剧团改为国营海口市琼剧团,全团67人。

    1959年1月,广东省政府宣布由广东琼剧团、海口市琼剧团、文昌县联合剧团整编、合并成立全民所有制的“广东琼剧院”,下设3个演出团。2月,全区剧团进行整编,相继改制为县属琼剧团。

    三改工作除了提高艺人地位,在体制上国有化所有剧团之外,对琼剧艺术遗产的发掘、整理和继承革新,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周庆辉介绍,从1952年至1965年,海南琼剧界先后发掘传统戏(包括古装戏和时装戏)剧目1000多个,收集、记录琼剧脚本(少数为提纲)300多个,绘画了100多幅传统戏人物脸谱,整理、改编《红叶题诗》《张文秀》和《狗衔金钗》等传统戏70多出;创作了《红色娘子军》《石井村》《金菊花》等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新编历史戏《海瑞回朝》《郑成功》等10多个;移植兄弟剧种优秀剧目《刘胡兰》《江姐》《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200多出。同时,印发了一批剧本,杜绝了演出“提纲戏”的陋习。

    表演艺术方面,除了发掘、整理老艺人的表演程式和特技外,还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做法,与兄弟剧种交流,取长补短,提高了琼剧的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方面,收集、记录了唱腔、大小曲牌、锣鼓谱400多首,按其使用整理、分类、编印成《琼剧过场音乐》《琼剧唢呐曲牌》《琼剧锣鼓谱》和《琼剧唱腔介绍》,整理、创作了“古腔”“争辩腔”和“江浪腔”等板腔。

    历史进入“文革”期间。从1968年到1976年止,海南行政区琼剧团、各县琼剧团及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先后移植、演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杜鹃山》和《奇袭白虎团》8部革命样板戏。

    有人认为,移植现代革命京剧,“四人帮”规定一字不改,一招一式不变,剧种艺术特色,几乎没有,琼剧空前萧条冷落,濒临绝境。周庆辉则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移植京剧样板戏的10年,虽说是没有琼剧的10年,但样板戏板式的安排符合人的心理历程,善于通过唱腔来表现人物形象,而且大段唱词的处理有变化、多样化,更加看重音乐形象的体现,这些因素对琼剧艺人、编导的成长和创新不无益处,影响至今。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