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将改编成舞剧
晨报山东高密专电(特派岳亦雷)红高粱文化节自然少不了《红高粱》的话题,虽然莫言小说中令人神往的红高粱今天已不在,但昨天获悉,舞剧版的《红高粱》或将在明年“十一”期间和观众见面。
昨天下午两点,青岛市歌舞剧院在高密举办发布会,称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将由青岛歌舞剧院改编成舞剧。青岛市歌舞剧院董事长黄港介绍说,青岛市歌舞剧院去年为准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而在胶东半岛寻找适合改编舞剧的文学作品,最后选定了莫言的《红高粱》,并于去年就获得了《红高粱》的舞剧版权。
“《红高粱》比较适合改编舞剧,它丰富的色彩和爱情故事都适合用舞剧来表达。”黄港说,“这部舞剧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演,能在国家级的艺术节上展示山东,同时为艺术节添彩。”
谈起作品再次被改编艺术形式,莫言表示,《红高粱》作品是1986年问世,至今已26年,先后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有电影,有戏曲,还有话剧,但还没有改编成舞剧。
莫言称,他认为改编成舞剧比改编成电影难度要大,比话剧改编难度也更大。因为舞剧除了需要演员外,还需要舞美设计和舞剧的灵魂——音乐,“但青岛市歌舞剧院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特别是在音乐上付出了很多,所以我相信他们。”
对于将来的改编效果,莫言说:“虽然小说我是原著,但一旦改变为其他艺术门类,就跟我没有关系了。比如电影《红高粱》获得国际大奖,那是张艺谋的功劳,是姜文、巩俐和众多创作人员的功劳,我只是提供了一些原始素材。”同样,对于舞剧改编的将来,莫言表示“当然希望舞剧版《红高粱》成为珍品”。
据黄港介绍,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内有多家演出公司盯上了舞剧《红高粱》演出版权,并表示要投巨资商议合作事宜,他们均一一婉拒。据了解,目前舞剧《红高粱》的剧本已编写完毕,莫言在修改环节也参与了相关讨论,或将在明年“十一”期间和观众见面。
莫言希望“莫言热”降温
日前据媒体报道,“莫言醉”的商标可能以税后1000万元成交,身价较当年的注册费1000元跃升万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忙,比莫言更忙的是忙于开发莫言、开发他的作品、乃至开发他老家高密和山东的人们。消费莫言、消费“诺奖”已经成了10月以来最热门的文化产业现象。
首先被消费的是莫言的文学作品。自从获得“诺奖”后,莫言的各类书籍被抢购一空后全面断货,电商一日销量为上月的两倍,书城一天能卖4000册,于是市面上各类出版社乃至盗版商的加印纷纷出笼,目前各地不同版本的莫言图书多达几十种,号称拥有版权的出版方超过15家,但实际仅有三四家获得了合法授权。
其次被消费的是莫言本人。第一个被消费和踏平的是莫言老家的门槛,莫言文学馆二期扩建工程已确定了年内开工,还要限制会员级别。更夸张的是他的作品手稿,10月25日莫言的小说手稿开始在上海展出,而他与四川书商合作的20多万字的剧本手稿据说一夜价值飙升百万。
最后,被消费的是关于莫言的一切。借用当地官员对莫言父亲的劝说就是,“莫言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现在莫言旧居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图书馆、纪念馆呼之欲出。然后是文化经济的升级,山东旅游口号已经快变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了,在“文豪故居二日游”光芒映照下,高密街头的火烧和烧鸡都标上了莫言的简介。最后的高潮是把高密推到舆论风口浪尖的“投资6.7亿元弘扬红高粱文化”的新闻,虽然高密新闻中心及时出面澄清,但也可见名人文化产业的威力,真可谓莫言“得道”,高密“成仙”。
借用莫言手稿中的自嘲:“只因高密少名人,故将莫言捧上天,但愿今后三十年,故乡能出真圣贤。”目前种种对莫言的消费行为正应了“诺奖”评委会的颁奖词:“魔幻的现实主义”。
(编辑:郑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