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 软件越升级越不便
此次参与无障碍调查成员之一的符史勤,是一名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视障部的盲人老师,小学六年级时患了视网膜病变后,视觉一直退化,21岁时,他只能用余光看四周,人脸都看不清,更别说电脑屏幕、书籍等,可他仍凭着坚强的毅力考上了大学,成为海南首位失明后考上大学的盲人,并于2011年成为了人民教师。
“我是2004年学会了上网,视障人士上网多靠读屏软件。”符史勤告诉记者,视障人士对信息沟通与正常人一样有需求,“不是因为我看不见了,我就不能跟你们一样有所需求和作为了。”因此,上网成了他学习、备课、获取资讯、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越来越丰富的软件程序也大大地方便了视障人士与外界世界的交流。
符史勤说,最近一两年,一些常用程序多次升级后,与读屏软件“不配合”起来了,一些无法读屏,一些则用视频或图片来表达,虽然看起来更美观了,但却不能用读屏软件了,因为此类软件只能识别并朗读出网页上的文字信息。“最明显的就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验证码,大多是图片,我们听不了。”他无奈地说道。
集结 国内93位盲人参与调查
符史勤的烦恼并非个例,他在网上与国内的视障人士交流时发现大家都遇到了这类问题,来自广东的盲人王瑞表示,“国内很多软件的开发商都没有考虑无障碍的支持,很多软件公司都不知道盲人可以通过读屏软件来操作电脑,有些企业的无障碍意识淡薄,有些软件本来可以操作的,但该软件升级后,厂商为了追求软件的界面外观更加漂亮,界面越来越图形化,从而给我们的操作带来很大的限制。”
于是,王瑞与山东视障青年孙涛发起了旨在了解国产电脑软件无障碍支持情况的调查,他们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形式向一百位视障电脑用户了解他们对10款当前常用国产电脑软件的无障碍支持状况的体验。在历时4天的调查里,共有93位视障人士参与调查,分别来自广东、江苏、河北等24个省市、自治区,当中有89%的被调查者视力状况为全盲(无视力),而在这些全盲被调查者中,有70%使用电脑时间达到3年以上,26%达到1年至3年之间,全部使用读屏软件。
符史勤说,此次调查的结果非常不乐观,能够让视障人士正常使用的软件仅有3款,一款安全软件与视频软件让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反映不能独立安装或卸载,4款软件让多数视障用户“无法正常使用主要功能”,8款软件被评“支持键盘操作不好”、“获取软件界面信息不便”,当视障人士将调查的结果反馈给软件公司后,仅3家公司回应。
期盼 立法关注特殊群体需求
根据专家分析,国产软件在无障碍支持方面表现不佳,并非是受制于技术力量的欠缺,而是缘于技术创新时,忽视甚至背离了实现无障碍的基本技术要求。
“我去年教孩子们学读写盲文英语,现在除了上按摩课,还给我的20名盲人学生上计算机课,我也教他们上网。”符史勤说,网络对于盲人来说,就像“第二双眼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歌曲、搜索资料、了解新闻、结识朋友并交流,甚至听讲座、上网校,而这一切都要依赖读屏软件。
“之前一提起盲人就想起盲人按摩,或者盲人算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盲人的学习和就业途径已经很广泛了,就像我,可以在学校当老师,有的视障人士还跟普通人一样跑场吹拉弹唱。”他说,钢琴调律师、盲人语音软件公司、电子商务、文秘、速录师,甚至律师,都逐渐开始有盲人涉足,还有盲人通过网络寻找到了幸福婚姻。
通过此次调查,更多的视障人士希望,国家尽快制定出台包含“软件无障碍”相关内容的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和可操作的技术指导手册,供包括软件研发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参照执行;也呼吁各软件开发商及专业技术人员关注和平等对待每一位用户的需求与体验,建立有效的障碍反馈及沟通机制,积极响应用户反馈。
“我希望,软件开发商能在有图形的地方规范地加注文字,让我们可以通过读屏软件来了解这个日益丰富多彩的世界。”符史勤说,“软件开发,恳请莫忘视障人群!”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对它越来越依赖,而软件的升级,也能给用户带来方便。但对于部分视障人士来说,一些常用软件的升级却提高了他们使用电脑的“门槛”。为此,国内有24个省市的近百位视障人士联合进行了一次国产软件的无障碍调查,结果发现,能够正常使用的仅有3款。(记者黄敏 实习生 黄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