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五公祠内苏公祠中的苏东坡雕像。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姜唐佐,他没有考中进士,但他在海南教育史上比后来考中进士的人还要著名;他没有留下什么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事业,但他在海南文化史上的地位从未动摇。海口五公祠中的苏公祠,陪祀的有两个牌位,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姜唐佐,他何以会拥有如此崇高的声望?
苏东坡所授海南门生中唯一能够用东坡、子由兄弟的文字确考的一个人,只有姜唐佐。在儋耳游学的半年之中,姜唐佐与老师处在一个非常亲密又有礼节的交往之中。
许多人认为苏东坡曾在海南开设过学堂,至今还有一些海南学者坚持这个观点。但苏东坡贬居海南三年的所有文字,没有留下可以证明他开设学堂的任何痕迹。苏东坡在海南教育史上的重要作用,更主要的是来自他那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以无可逾越的才华学识和人格魅力,在默默地改变着儋耳的蛮荒无知,并因此推及于整个海岛。
但是,苏东坡的身边,也确实聚集着一些学生。年轻人王介石从潮州赶来,显然是为了就学于苏东坡。桄榔庵建成之后,苏东坡给朋友的信中提到“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这十数学生,除了王介石之外,大概都是儋耳读书的后生,他们肯定常向苏老先生请教,苏老先生也肯定教导过他们。这些人的名字很难考证了,可能多是黎、符二姓子弟,即王国宪《重修儋县志叙》所谓“常从游于桄榔林下”的“问字之黎、符”。《琼州府志》记载有昌化人符确,是大观二年的举人、大观三年的进士,这个符确可能即“问字之黎符”之一。《儋县志》记载儋人王霄为“名经进士,授初品官,受业于苏文忠公”,王国宪的《叙》也把他与姜唐佐并列为苏东坡的弟子:“当时从学之姜、王,早补其大破天荒。”这些都可以看出,确实有一些好学青年投于东坡先生门下。但是这些人的名字在苏东坡的文字里都没有提及。
苏东坡所授海南门生中唯一能够用东坡、子由兄弟的文字确考的一个人,只有姜唐佐。苏东坡在《书柳子厚诗后》中说:“元符己卯闰九月,琼士姜君来儋耳,日与予相从。至庚辰三月乃归。”“日与予相从”,其实就是姜唐佐来投师从学的意思。后来苏子由为姜唐佐题诗并序,那口气也是说姜唐佐为苏东坡的门生。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