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1月7日消息(记者谢大强特约记者吴彭保)秀英,随着城市西扩战略的实施,今年有98个重点项目落户,大批农民工也因此来到这里。农民工子女上学一直是个难题,来到秀英的这些外来工子女上学是否顺畅呢?对此,记者5日走访了位于秀英区城乡结合部的水头村丘浚学校,感受到了另一番温暖。
老师成“知心姐姐”
教一年级数学的王建华,是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参加工作以来,每天坚持接送农民工小孩上学、放学。上周,海口持续大雨,来自江西的廖红英因在府城工地干工,赶不回来接女儿,便给王老师打电话。王建华随后骑电动车送学生回家,并在路上把雨衣全披在孩子身上,自己却淋成了“落汤鸡”。事后,王建华高烧40度,但为了不误孩子们学习,仍坚持正常上课。
今年6岁的阿豪是开学一个多月后才来到海口的。本来错过了报名时间,但校长黄程仍给他办了入读手续。生活中,阿豪从不和别人说话,也不与同学玩。王建华老师经常跟他谈心,并鼓励他和同学交往。如今,阿豪变得开朗了,成绩提高很快。“其实民工子女很想跟同学交朋友,受到尊重,但他们害怕受嘲笑。作为老师就要多关心、鼓励他们。”据介绍,因与全班孩子打成一片,大家都亲切地称王建华为“姐姐”。
公办学校低门槛入读
丘浚学校校长黄程介绍,全校学生有615名,其中民工子女达520名,来自新疆、内蒙古等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为解决外来工子女上学问题,学校在学位不算紧的情况下,跟片区本地居民小孩同等待遇,免收任何费用,只要确认租住在辖区,可不用居住一年以上的房屋租赁证明,以及老家就学联系函等繁琐手续,仅凭户口本、免疫证就为这些外来工子女办理入读。为解决越来越多的民工子女入学,学校下一步准备将15个班扩大至18个班。
此外,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实际,学校还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关爱活动,加强他们良好习惯、心理健康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主动与省志愿者协会联系,由协会每隔一周派志愿者来校,与孩子们交流互动,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适时进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