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杨先生喊儿子快点吃饭,小男孩应声:“我等下再吃。”连喊三遍后未果,急躁的杨先生暴跳如雷:“我叫你吃饭竟然不快点?”紧接着便是一巴掌扇过去。小男孩极为不满,哭叫:“你干嘛一不高兴就打我?叫妈妈评评理,你错了,必须向我道歉。”杨先生被儿子的义正词严给镇住了。
看看,这就是孩子对家长的一次批评教育。真的,我们的家长太需要再教育了。因此,不妨请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对家长友善地提出批评意见,达到教育家长的目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孩子自己。
接受孩子的批评教育,家长要调整心态,树立平等交往观念。教育专家说,家庭中很难形成一种固化的权威,只有子女分享父母一定的权力,他就具有选择行为和情绪的能力。因此,家长要摒弃自己是家中权威至上的传统理念,克服或纠正“小孩懂啥”、“孩子必须怎样才对”的僵化信条。随着社会发展,孩子在学习进步,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在家庭交往关系中,人人平等(这种平等包括强烈的自尊、适度的自由、充分的自信等等),要营造一种“谁对谁是权威”的家庭氛围。
告诉孩子,在决定提出批评教育之前,他们需要对言行的正确与否进行分析,之后作出一个明确的评判,这样可以增强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另外,还要让孩子知道,批评家长要讲究时空选择和对象选择。有时可以当时批评,因为过期无效或效果不明显,让家长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虽是不给家长留情面,但过后想想便能理解,是件好事;有时要选择事后提出批评。效果哪一种好,视情况而定。
孩子给家长提出批评,态度要友善,方式要巧妙,方法要得当。孩子要具备批评家长的勇气和能力,必须学会艺术性批评,也就是一定要想好怎么提出来,既不伤及家长,又达到预期的目的。
孩子适时艺术性地批评家长,不仅很好地教育了家长,更关键的一点是孩子在作出这种批评过程中逐渐进步,健康成长。这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家教方式。(段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