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迎宝南迁入列
4月18日,一支由陈江、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高文杰、征集部主任王翠娥组成了“三人小组”启程赴京,迎接国宝南迁入列。
当天,抵京后他们匆匆赶往国家文物总局,找了国家文物信息中心认证部的相关负责人,拿并到了拟定的文物目录,紧接着又去了文物所在地——鲁迅博物馆的一个临时仓库。
巨大的临时仓库里满满地堆放着上千件文物,陈江看到,那里工作人员正忙着做文物拍照、鉴定、修复、定级等工作。
陈江是一个在博物馆工作了近30年的老文博人,来海南之前曾南京博物馆工作的20多年里,算是“阅物无数”。
“这也许不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但是对于海南来说,已经非常珍贵。”陈江的感慨中流露出对海南博物馆的一种情怀。“这是好事情。”
同去的征集部主任王翠娥的心里感到了确实,踏实,“看着这批文物,感觉心里就有底了,到底什么样的文物会到海南,我心里就有底了!”
在此次大规模划拨文物中多为陶瓷器,这样用意也并非偶然。
“因为海南独特的馆藏物是南海水下文物,另外就是黎苗族的少数民族文物,但始终没有形成系列的优势藏品。海南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停泊港、必经之地,浩瀚的南海水下有大量的沉船,沉船上主要是瓷器陶器,如果划拨的这批陶瓷器放在海南,其一个好处就是让海南的观众足不出岛就可以欣赏到中国一系列的陶瓷发展史。”丘刚坦言,基于这样思路,在省博物馆和国家文物局的协调过程中,海南方面也尽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们的想法就是,尽量替海南向国家文物局多要东西,要好东西。”陈江豪言豪语,但这也是一句实在话。在他们们工作的推动下,最终国家文物局为海南增加了187件,达到了1213件,其中一级品9件,二级品90多件。
第一次的北京之行,让陈江、高文杰、王翠娥三人都很开心,毕竟文物回到海南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现在,他们面对的问题则是,尽快让这批文物安全、顺利抵达海南。
接下来的工作显得有些繁琐,陈江和其他工作人员隔三岔五就在北京、海南两头跑,做公文批复、协调移交事宜。如今,陈江已经记不清前前后后到底跑了多少次了,唯一记得的是,“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跑了五六次北京。时间最紧的一次,早上从海南坐最早的航班进京,跑国家文物局、文物信息管理中心、文物所在仓库,然后坐晚上最后一班航班回海南……”
11月7日,海南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交接仪式,1213件珍贵文物及文物标本由国家文物局无偿划拨海南省博物馆。
成功的移交仪式,开启了这批文物的南下之路。第一批文物130件,于11月11日上午,从北京踏上了南下路。
11月11日下午4点,装载在四个集装箱内的文物抵达了海口美兰机场;11日晚上10点30分,第二批文物,两个集装箱再次安全抵达海口。
得知11日早上,文物已经从北京鲁迅博物馆的临时仓库出发南下,海南省博物馆征集处主任王翠娥的心就开始悬着了。“毕竟,那是我们海南的文物了,这对我们海南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
直到11日晚上10点30分,最后一批文物的安全抵达,看着最后一箱文物安全进馆王翠娥悬着的心才定了下来。凌晨后才回到家的王翠娥却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累!”
整个布展共花了5天时间,直到19日才结束。至今,历时约半年多的曲折的“迎宝”之路,以“陶瓷撷英”文物展的盛大开幕画上的完美句号。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