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冷眼]一名初一学生的“理想”思考让谁警醒?
“你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没有理想,但实际上我有的。至少,我是有想法的”、“我申请退学,我不想把我的理想葬送在这无聊的考试中。”初一学生冯邵一在自己的《退学申请书》里,用颇具大人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对“理想”的思考以及“自己不快乐”的缘由。近日,这张《退学申请书》在网上广泛流传,令许多网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网友在感慨这名10岁男孩文采的同时,也在疑惑:都说现在的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直在蜜罐里长大,可孩子为什么仍感到不快乐?这名初一学生对“理想”的思考在警醒什么?
“你可以认为我没理想,至少我有想法”
据《南方日报》报道,冯邵一在上小学时因为成绩优异连跳三级,年仅10岁已经读初中一年级。在业余时间,他还做过主持人、拍过影视剧,早前在数学、钢琴、书法等比赛中多次获奖。他擅长写作,被《成长周刊》聘为专栏小作家、小记者。
可是,这样一个在大人眼中全面发展的“优等生”并不觉得快乐,让人不可思议地决定申请退学。冯邵一的理由是:“我不想把我的理想葬送在这无聊的考试中”,“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值得快乐的”。
在冯邵一看来,他并非没有理想。“你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没有理想,但实际上我有的。至少,我是有想法的。”冯邵一在《退学申请书》里说。
冯邵一虽然没有说出自己真正的理想是什么,但他从另外一个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真正“想法”:“每天无非是上课、作业、考试、排名次,除了这些,我们还有什么?”“就算一路顺风顺水,获得博士学位,最终还不是很多去《非你莫属》求职,然后到《非诚勿扰》去求婚。”“当个老师,天天给同学讲课?考试?改作业?或者下班开辅导班?”“几十年青春花在上学路上,最终只是找一份工资高一点儿的工作,有意义么?”
“不快乐”折射三种教育问题
冯邵一的父亲冯银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冯邵一的不快乐应该是从初中开始的。小学期间的冯邵一成绩优异、生活多彩,但是上初中后,学校的教学比较枯燥,大部分时间都是上课、做作业、考试、排名,孩子很不适应。而在升学后的首次考试中,冯邵一的排名也不能令孩子自己、老师和家长满意,骤变的环境和心理落差都让他感觉一下子难以适应。
对于冯邵一的“难以适应”和“不快乐”,许多网友表示理解,当前社会信息传播发达,受电视、电影、互联网以及媒体的渲染和影响,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大人世界,“不懂事”已经无法准确的描述现在的孩子心智状态。冯邵一对“理想”的思考不管是出于“哗众取宠”还是真情流露,其反映的现实问题都值得大人警醒,这至少反应了家长和社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是缺乏正确的竞争意识教育。学生上学要考试,大人上班要考核,这都是一种正常的激励机制。如果因为一次考试排名“不理想”就“难以适应”,则是把考试看得太重,在赛场上,人人都想拿第一,可是又不可能人人都拿第一,以“结果论英雄”则是在竞争意识上“跑偏”。胜不骄,败不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面对竞争,享受竞争的过程,这才是正确的竞争意识。
其次是缺乏正确的学习观教育。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学生上学的过程,是全面培养孩子的思考、学习、行动能力的过程,学习书本知识并不是唯一的目的。不管将来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就是多方面的。因此,家长应该辩证地引导孩子看待学习,不能因为现在看到将来的职业都“没意思”就否定学习的重要性。
最后是缺乏正确的情感教育。按照冯邵一的说法,“每天无非是上课、作业、考试、排名次”。大人应该从中反思是否把孩子当成了“解题动物”、“考试机器”,如果大人总是对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并按照大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和成功标准来引导孩子,以简单的“经验论”、“结果论”来说教孩子,则容易让孩子陷入“片面性”的误区,不能形成看待问题的正确方式。
许多网友也认为,尽管当前的教育制度存在需要改革的地方,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教育,更不能否定学习,只是我们家长和社会需要更多地学会“教育孩子”的本领,为孩子创造更加宽松,更加适应孩子发展的成长环境。
培养生存、学习、合作、创造能力强的孩子
冯邵一的“不快乐”并不是唯一的,“不快乐”“压力山大”几乎成了现在孩子们的“通病”。某项少儿心理调查显示,有高达78%的孩子感到不快乐,31%的孩子认为压力来自父母,41%的孩子认为压力来自老师,还有28%的孩子会自我施压。
导致孩子不快乐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扼杀孩子活泼好动的自由天性。在很多地方,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随着年龄渐长,除正常的学校生活压力之外,各种辅导班、特长班乃至“神童班”纷纷涌入,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大部分耗费在各种培训班里。这种情况下,孩子如何快乐得起来?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教育部日前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社会意见,作为对幼儿发展的指导性参考文件,《指南》提出对孩子的教育要遵循客观规律,给孩子充分的环境以展现其自由天性,老师和家长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培养孩子,从而对于遏制“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提高孩子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生命轨迹,别人也替代不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家庭教育专家刘贞华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们要根据孩子和自己家庭的特点,整合并优化家庭教育资源,建设好家庭教育文化,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出身体健康、心智和人格健全的会生存、会学习、会合作、会创造,有能力自己追求幸福的孩子。
(编辑:郑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