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天课所需的费用是282元。这不是某辅导班的报价,而是一名大学生用如下公式计算出的逃课成本:每年的学费、住宿费乘以4,每个月的生活费乘以32,加上购买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费用,再除以实际上课的天数,所得的结果即逃课一天的费用。
大学环境比初中、高中宽松了许多,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否去上课也成为一道“选择题”。尽管逃课在学校管理者的眼中是违规行为,但还是有学生调侃:“大学的课只分为两种,选逃课与必逃课。”
然而一个“读大学成本计算公式”,让不少学生有被猛击一掌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如果大学的学费是按天缴纳的,我也不至于如此不学无术。”
计算出的逃课经济成本的确令不少学生吃惊、心疼,但逃课不可能因此绝迹,大家都乖乖坐回教室里。专家提醒:当你抑制不住要逃出教室时,你是否计算过自己所浪费的其他损失?
不上课的理由有多少
早晨7点整,闹铃一响,大二学生小菲与宿舍另外三个女孩的对白往往是:“你们今天去上课吗?”“今儿是谁的课?”“不行,我想去吃早点,还是上课去吧。”当大家在纠结去不去上课时,总有人意志不坚定,又倒在床上。也有被认为是“学霸”的起来梳洗,尽量动作放轻,不影响其他人休息,四个人一起行动的情况极为少见。
小菲有一张自己的个性课表,她在“市场营销”、“线性代数”等科目上画了黑色的叉,这几门课除了确定老师要突击点名外,她很少出现。
当然,那些在她看来有意思且含金量高的课,她一定出现。“有些课去了也学不到什么,老师对着PPT念教案,只有坐在前三排的同学才能听到她在讲什么,反正总有人去上课,借来笔记抄一抄,考试能过就行。”这是小菲逃课的理由。
快毕业的刘婷也有两个爱逃课的室友。一个复读一年才考到北京,但她对上课的热情不高,虽然按着上课的点儿起来,却闷在屋里读《中国哲学简史》或是看动画片。开始她只上专业课,后来连专业课都不去了,挂科也无所谓。另外一名室友的旷课理由更绝,她常常因化妆时间太长而误课,或是逃课去学拉丁舞。
刘婷常想拉着室友去上课,可是成效不明显,但考试时还要“互帮互助”,让她俩过关。
中文系的贾蓉进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更有“奇葩”老师的出现降低了她上课的兴趣。
教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老师31岁,是佛学博士,天天穿着宽大的袍子上课,头发蓬乱,总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最让人难受的是,明明是地道的北方人,却一口台湾腔,讲课总是拿着一支笔,仰望窗外,讲到动情处,还会潸然泪下。因为不喜欢这位老师,且认为她的课没什么实质内容,所以贾蓉宁可去图书馆读书也不去上课。
睡懒觉、追美剧、逛淘宝、看足球比赛、去图书馆写作业,这比在课堂上干坐着听课丰富多了,时间也过得更快。说起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上课的理由,但多数人在决定逃一节课的同时,并没有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逃课不是没有心理负担
既然有耍小聪明逃课的,就有坚守阵地帮大家站岗的。刘婷作为班长,就肩负起了这样的任务。一听说老师要点名,她就要为大家“通风报信”。
在同学的眼中,刘婷的生活枯燥无味,除了正常上课外,她一有空就到图书馆看书,周末去打工,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同学对此很不解:有些课上了也没什么收获,简直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去做些有意思的事情。
贾蓉就坚定地认为,自己逃课比坐在教室里“性价比高”。
由于不喜欢中文,她选择修第二学位,法律专业。当两个学院的课程有冲突时,贾蓉只好有选择地上课,当然,她的重心在法律,因为她为自己设定的计划是考取法律系的研究生。
同年级中,修法律双学位的一共170人,然而平时常去上课的“熟脸”不超过10个,只有考试的时候大家才聚齐,而贾蓉几乎全勤。她称中文专业是全校“最容易糊弄的专业”,对付考试相对比较轻松,所以她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法律课程上,并同时准备英语四级的考试。
小菲呢,由于是学生会干部,不少逃课的时间都被她用在“工作”上。所以,尽管学习成绩并不出众,但她认为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年级的辩论会、迎新晚会都由她参与组织。
“院里一有活动,大家肯定要找我,可能也是看到我有这方面的能力。”小菲认为自己并没有浪费时间,在她看来,其他能力也很重要。“在大学里,成长应该是个性化的,而不是像中学一样,人人都变成考试的机器。”
不过,贾蓉小菲们逃课也不是没有心理负担:怕点名,怕错过一些考试内容,怕交不齐作业。
逃课让人心虚,但不少人也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利用上课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就不是虚度光阴。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在考试时把分数搞定,偶尔缺勤,也就原谅自己了。
学好合理利用时间这门课
不少大学生都有过逃课的经历,并认为自己可以安排好时间。那么,现实中能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并学好利用时间的大学生多吗?
刘婷说,班上多数同学还是能坚持按时上课的。从考试成绩来看,的确,出勤率与成绩成正比,只有极少数人能“蒙混过关”。两名爱逃课的室友中,热衷于读《中国哲学简史》的同学由于没有修够学分,可能无法领到毕业证,最近她看哲学书和动画片的兴致也不高了,只想着怎么能向老师求情。另一个在父母的安排下准备出国深造,家庭条件优越的她似乎并不在乎自己的未来发展。而刘婷已经开始在一家自己喜欢的企业实习。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邵蕾反对学生的逃课行为。“我不愿意照本宣科,每节课前都会认真准备,可以说,学生只要来上课,绝对不会一无所获。”而且,在她看来老师认真讲课,学生认真听课,是对彼此的尊重。
邵蕾认为,大学的环境相对自由宽松,但学生也不能太“放纵”自己,有些能力和修养是必须经过课堂才可以“修炼”出来的。当被问及什么样的请假理由是可以被接受的,邵蕾只列出:生病、家里有事两项。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吴才智教授认为,用经济成本衡量一节课的价值是不合理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都要考虑在内,甚至包括心情成本。”
在吴才智看来,聪明的学生会有选择地逃课,大多数学生明白轻重缓急,什么课不能逃,他们心里有谱。当然有人是出于从众心理才逃课,这是不可取的。“有些课你确实不想上的前提是:第一,确定自己已经掌握老师要讲的知识。第二,要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而不是浪费在无所事事上。”
吴才智认为,现在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只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被看得同样重要。同时,大学也在教育学生们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是否按时上课,就是规划的一部分。
“有质量的大学生活,更有利于个人成长。”吴才智说。不过,吴才智也强调,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做出合理规划,因此,如果你没有比上课更理性的选择,那么,最好别轻易选择逃课。
(编辑:郑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