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嘉先生将书法作品交给林尤葵
一代大家忧世情怀
祝嘉祖籍海南文昌,是一代书法理论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民国丛书》收录的琼籍著作三人之一,其他二人为岑家梧、陈序经。岑为民俗学大师,曾任中南民族学院副院长;陈为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
生于19世纪最后一年的祝嘉亲历了中国近代以来最为云谲波诡的政治文化因缘,其艺术人生也就成为了时代的缩影,折射出强烈的文化担当和忧世情怀。
作为千千万万走出闭塞的乡间,向外界寻求新知的寒门学子中的一员,祝嘉先生大半生都为生活所迫,辗转于天南海北之间,常常贫乏无以自给。但艰辛的日子并未磨灭他的精神追求、挫败他的人生斗志,反而凸现了他耿介的品行、成就了他刚强的天性。早在1930年代,祝嘉先生就坚定了以书法为毕生追求的艺术理想,并矢志于书学研究。从此,书法伴随了他的一生,用饥而以为食,寒而以为衣,孤寂而以为友来形容书法之于祝嘉先生生活的意义十分贴切。
除了赖以谋生的职业外,祝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书法艺术的实践与研究当中。1964年顾颉刚在回复祝嘉函时说:“尊涵云:‘写作之责任在己,绝不能因目前不能出书而放弃责任!’如此积极精神,闻之赞叹不已。”直至今日仍有半数尚未出版。可见祝老对书法研究的使命感。对于前者,他一生临过百回以上的碑帖超过一百二十种,对中国历代,尤其是晚清以来以包世臣、康有为为代表的碑派学者的书法主张悉加体认,在亲自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构成书法精蕴的关键因素,跋涉出一条超越狭隘的“笔性”束缚的艺术登顶之路,形成了古雅拙厚、沉着老辣、雄强茂密、内涵丰富的书法风格。对于后者,他数十年间笔耕不辍,在国内率先对古代书法史料展开全面整理,对古典书学理论加以探讨阐发。七十余种著作,三百六十万字的著述规模,以继承传统为前提,为现代书法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当之无愧的近现代书法研究第一人。此外,无论置身何地,祝嘉先生都将教书育人,尤其是书法艺术的传承视作人生一大责任和快事。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他就公开撰文提出了书法高等教育问题,而终其一生,面对登门求学者,无论长幼,他都循循善诱,乐此不疲。
现实生活中,祝嘉既是一位宽厚长者,又是一位不屈的斗士,凭着一颗赤子之心,敢于直面弥漫书坛的歪风邪气而作最猛烈的抨击。那呼之欲出、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实实在在地感染了他周遭的每一个人。
祝嘉先生在书法创作、研究、教育等领域取得的成就,许多专著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20世纪杰出书法家、书学家、书法教育家、书法批评家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