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马上到了,很多校园招聘逐渐冷清了下来,不过仍有求职者利用“中场”休息时间寻觅工作。记者采访发现,在薪水问题上,一些企业玩起了数字游戏,上演起“区间派”。这让前来应聘的求职者有点犯糊涂:动辄相差几千块,究竟该相信前者还是后者?
薪水区间跨度大,求职者犯糊涂
中国药科大学大四学生小唐正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寻觅合意的工作。前后看了几家单位,小唐把目光锁定在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这家公司招聘广告上的薪水待遇打出了“3000—8000元”,这点挺吸引小唐。他赶紧把自己的简历投了过去,初步交流后,等双方谈到工资待遇时,对方则有意无意地告诉小唐,应届没经验的新人,一般只能拿到3000块上下。如果表现好,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薪水还有很大的上浮空间,但这个空间是多少,对方也没有详细透露。
小唐告诉记者,自己的能力并不差,看中这家公司原因是区间给出的薪水较符合自己的心理定位。可面试一遭下来,发现自己还是只能拿最低的。“总之,感觉有点不舒服。用人单位就应该清楚明白点,把工资说得这么含糊,搞得大家心里都没谱。”
对待薪水“看低不看高”最实际
实际上,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公司给出的薪水都喜欢给“区间”,具体多少则要看应聘者能力。南京一家投资公司招聘行政文员,月薪也就是2500元左右,而“客户专员”这一职位,月薪从2500—5000元不等。
“这个挺正常的,干我们这行,能力高的就多赚钱,能力一般的薪水自然少一些。”南京某三维动画制作公司丁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招聘时,喜欢在薪水一栏给“区间”工资,一是为吸引更多的求职者应聘,二是一开始就给求职者心理暗示,除了自身硬件条件,努力工作才能拿高工资。
“想拿高薪可没想的那么简单。”王小姐就职于一家培训机构,目前每月薪水在4000元上下,她说,想拿到高薪,除了自身天分,还有个人的努力程度和人脉关系。因此,一些求职新手对待薪水“看低不看高”是最实际的。
■提醒
多了解行业薪酬
“拿捏好”自己身价
虽然薪水给出了“区间”,但求职者还是能理解个大概,而有的企业在薪水上更含糊。比如说“待遇从优”“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意味着,薪水是可根据求职者素质商量的,不过,如果求职者对应聘的整个行业薪酬水平没概念,就很容易在“谈薪”过程中丧失主动权。因此,为了争取更多的谈判空间,“拿捏准”自己身价,多了解一下整个行业的薪酬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阅读此文的网友还看了:
年薪50万反而吓退求职大学生?
毕业生寒假求职:这个“中场”不休息
“求职大考”当前 “纠结”心态折射大学生困惑
奔波求职几家欢喜几家愁 大学生求职还需补点啥?
博士求职“查三代”背后的救济缺位
博士就业遭第一学历歧视 博士求职被查三代
大学毕业生求职误入传销 跳楼逃出后报警求助
学生求职整形
盘点学生求职整形八大热门项目 成功“加分”蝶变
(编辑:郑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