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甄嬛”被几亿人念错 名都叫错 跟哀家斗?
来源:荆楚网  作者:  时间:2012-12-28 09:53:08

  【2012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1.发“酵(jiào)读成“xiào”

  人们常将“发酵”的“酵”误读成xiào。而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酵”字统读为jiào,不再读xiào。

  2.“爆头”匪徒咋能称“哥”

  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中,某些媒体将其称作“爆头哥”。“哥”字是近年来的流行用语,逐渐出现滥用的倾向。称周克华为“爆头哥”,是化残忍为一笑,很不得体。

  3.“囹圄”“囫囵”相去甚远

  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囹圄”一词常被误为“囫囵”。其实“囹圄”原意指监牢,后引申出束缚、困难的意思。而“囫囵”是指整个,完整的意思。两个词相去甚远。

  4.女性自封“贱内”不妥

  2012年7月,大S发布一条微博自称“贱内”,网友一时议论纷纷。“贱内”是一个谦辞,旧时用于对人称说自己的妻子。一个现代时尚女性用它来自称,显然是说错了。

  5.“酒驾”“醉驾”后果大不同

  “酒驾”是指酒后驾驶,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醉驾”是醉酒驾驶,指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毫克,两者的法律后果不一样。

  6.“蒜薹”非“蒜苔”

  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薹”,是蒜、韭菜、油菜等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苔”,是指一类苔藓植物。有人误以为“苔”是“薹”的简化字,以致把“蒜薹”写作“蒜苔”。

  7.“皇后”成“皇後”

  在使用繁体字的场合,“皇后”的“后”常被误成“前後”的“後”。其实,“后”字非繁体字,原本有之,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子”,和“前後”的“後”是两码事。

  8.“零”“〇”不可随意互换

  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用作计量时,其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〇”。比如,“二〇一二年”常被误作“二零一二年”。

  9.“潟湖”误为“泻湖”

  在报道黄岩岛事件时,媒体多次把“潟湖”误为“泻湖”。“潟(音xì)湖”是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泥沙封堵阻泻而形成的湖,也指珊瑚礁围成的水域。因为“泻”的繁体字“瀉”与“潟”形近,导致误读误用。

  10.“兄弟阋于墙”读写常出错

  “兄弟阋于墙”语出《诗经》,原指兄弟相争吵,后比喻内部纷争。网民们在谈论时事热点时,喜欢引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来说明情势,但不少人不会写“阋”(读xì)字,有人误成“隙”,还有人误成“嬉”。

 

阅读此文的网友还看了:

新闻传播学生数码产品上手快 文字表达能力下降
宅女先天智力障碍 文字敏感创作40万字言情小说
明代夫妇合葬古墓出土 青砖瓦块现奇特“文字”
学子创建“百态人生化学图” 文字讲述人生哲理

 

 

(编辑:郑克姗)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