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郭红松
《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这本由某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图书,近日屡屡被媒体提及。40多名在校研究生被出版社“聚拢”在一起,拼凑出了这本图书:书中,10余处化石名称出现错误,比如“鱼类化石成了甲壳动物化石,动物头骨化石成了矿物质”,插图错误也比比皆是。这类内容缺乏科学性,甚至谬误百出的科普图书,目前在市场上并非特例。作为传播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和工具,科普出版物出现这种严重的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2月22日,由本报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第20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来自新闻出版管理机构、科普作家协会、出版社、出版物销售商、媒体界的近百名代表,就守住科普出版的“生命线”——科学性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众多人士呼吁:我国部分科普图书质量低下的现状亟待改变。
现状:原创科普图书质量堪忧、市场萎缩
“你到图书城看一看,就会发现书架上的科普图书,虽然书名不同,但内容上却大同小异。”著名科普作家郭曰方指出,现在我国科普图书市场真正原创性、创新性的科普作品非常少,从内容到选题上重复、陈旧,形式单一,真正受读者欢迎的科普著作或影视作品很少。另外,我国科普作品大多仅限于传播科学知识,涉及科学精神、科技价值观、科研道德、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著作太少。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说:“科学性是科普出版的生命线,这一条任何时候都不容动摇、不容马虎。如果不能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是对科学的歪曲,对公众的误导,是精神的毒药。好的科普作品应该多关注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真正的迷人之处、真正的故事是在过程。在过程里能够看到智慧火花的迸发,能看到科学家的艰辛,这对青少年学生来讲,恰恰是最有吸引力、最有感召力的东西。”
“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要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真正产生深刻广泛影响的科普作品是那些体现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活甚至人的命运关怀的优秀作品。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家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影响了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当时的青年学生们,在陈景润追求科学精神的鼓舞下,在食堂排队买饭背单词,晚上点灯熬油读书成为那个时期的一种时尚。之所以能够出现这样的作品,是与作者深厚、浓郁的人文情怀精神分不开的。”本报副总编辑方正辉表示。
科普图书质量差导致了市场萎缩。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介绍,“据调查,美国等发达国家16%的人每年买一本科普书,我国这一比例连1%都不到。”据悉,目前我国涉足科普图书的出版社至少在100家以上,但通过科普图书出版、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出版社却十分罕见。除极少数畅销书外,科普图书的印数大都在3000册至5000册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国外引进的科普书大多畅销。以霍金的《时间简史》为例,该书自1988年问世以来,被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超过千万册。
据开卷信息技术研究公司的研究报告统计,2011年全国共出版科普新书750种,比上年的614种增加136种(少儿科普未统计在内)。这与全年20万种新书相比,科普图书的零售市场份额多年来只维持在0.4%左右。
(编辑:郑克姗)